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 ――汉语学术的原创之路
发布于 2021-04-05 23:04
图为张颂先生当年使用过的报纸,现珍藏于张松纪念馆。
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汉语学术的原创之路
王晓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自晚清以降,中国主流学术就在回归传统和借鉴西方的张力中寻找创新的机缘。经过逾百年的努力,人们最终意识到回归传统和借鉴西方都不能使学术主体从已成之物中凸现出来,在二者之间作任何选择均难以走向真正原创性的建构。这意味着中国学人必须在回归传统和借鉴西方之外另觅新途。
以回归传统和借鉴西方为原初立场,我们无非面临三种选择:1、以回归传统为主(中国文化本位的建设观);2、着重借鉴西方(西化论);3、将回归传统与借鉴西方结合起来(融合中西说)。其中,第三种方案似乎最为公允,好像没有为批评留下余地,但实际上它和前两种路向一样都受制于文化中心主义逻辑。如果说前两种行动纲领分别将中国和西方设定为世界文化的中心,那么,它则把世界文化缩减为两个中心(中国和西方)的对话。将中国和西方中的任何一个认作中心,都已经暗示和承认了二者的竞争关系,而西方文化在晚清以来显示出的强势地位又注定了中国文化要扮演追赶者的角色,因此,中国学术不可能在文化中心主义图式内进入真正的原创空间。超越任何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把中国和西方还原到完整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去,是中国学术必须完成的范式转型。
在去中心化的视野中,我们会发现中国和西方不过是多元世界文化中的两元,皆应谦逊地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将中国文化复位为多元中的一元绝不等于否定其主体性,恰恰相反,正因为中国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的成员,它就只能从自身所在的位置出发,无需也不能掩饰其主体身份和中国立场。在中国文化主体寻求超越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不过是众多参照之一,世界文化的所有成员皆可作为借鉴的对象。进而言之,地球村时代的中国文化主体完全可以以地球生态体系为基本场域筹划自己的向上生长之路,直面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处境和命运。如果我们能将明晰的主体意识、以世界文化所有成员为参照的平等主义观念、直面全球问题本身的勇气结合起来,那么,中国学术就已经在21世纪踏上了原创之旅。
中国的主流学术以汉语为存在方式,作为汉语的传人,我们不能不携带着汉语文化的过去走向未来。所谓原创,首先是相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已有位置和高度而言的。世界文化的其他成员所处的位置和达到的高度可以被当作参照,却不能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出发点。置身于中国学术文化空间中而又想直接从西方学术主体所处的位置出发,无疑是在从事不可能的事业。这至多只能造成立场幻觉而无法获得成功。晚清以来所有试图直接从西方学术文化出发的努力之所以均告失败,原因就在于此。现在,我们于21世纪重新筹划中国学术的原创性时,不能不首先明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中国立场――这是中国学术获得原创性的前提。
某些汉语学者之所以回避原创学术实践中的中国立场问题,大体上是因为一个顾虑:中国目前仍在进行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转折,尚属于广义的第三世界,坚持中国立场岂不意味着中国学术注定位于世界学术的第三等级?真正的原创性又如何谈起呢?这种担心实际上是多余的,学术的原创性并不完全由建构者所处的位置所决定,一个学者或学术共同体可以在相对低位的社会语境中创造出高位的学术成果(19世纪末的德国学术就是如此)。与已经完成现代化的西方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其他文明未曾遇到的,这本身就为中国学术的原创提供了契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学术主体既要回到汉语思想资源的源头,让汉语最内在的力量生长壮大;又要参照世界现代文明已经达到的高度,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可以具有原创性。原创性不一定等于彻底超越,而可能仅仅意味着与众不同。新文化运动至今最有原创性的汉语学术成果,几乎均来自具有明晰中国立场的流派(如新儒家),正说明了立场自觉与学术的原创性有因果关系。
具体言之,明晰地持有中国立场的学者完全可以拥有世界视野,站在世界学术已经达到的最高点上筹划中国学术的原创之路,地球村时代的世界已经一体化,学术信息的即时共享品格为中国学术获得世界视野创造了前提。汉语学者在言说后现代、生态、新地方主义等新兴学术时,所站的位置已经是世界学术的前沿。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获得了全球视野后如何行动。是继续强化后殖民语境,还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学术的原创性建构?是永远停留在借鉴和追赶的状态,还是怀有超越之志?我们在如此追问时又显露出中国立场的极端重要性:只要我们不满足于借鉴和追赶,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自觉地凸现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身份。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日第5版
责任编辑 铁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