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996年杂志文章重新发:奇怪,中国不需要建筑图书馆?今天还是奇怪!

发布于 2021-04-06 22:19

作者:戴晓华

1996年4月至年底,我在北京,协助协助布正伟、顾孟潮、曾昭奋举办5月4日青年建筑师建筑文化讨论会,我与各大设计联系,邀请到十几位初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参加,现在他们已经是各大单位的主要领导了;之后协助崔恺等青年建筑师群体组织交流活动,做一些建筑新闻报道工作9月和11月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视点》月刊(中国新闻周刊的前身)发表《奇怪,中国不需要建筑图书馆》、《中国青年建筑师群像》(介绍崔恺、徐卫国、朱小地、王著等)。

  中国新闻社《视点》月刊,1996年9月号。右边封面是11月号,另外一篇文章。

  我和中国建筑图书馆的历史渊源,文章中都写了。不过只反映到1996年。

 

  另外,我在原焦点房地产网、现搜狐焦点网的博客,发表《关于中国建筑图书馆的建议》2007-03-01 18:12 阅读(3211)评论(6)  上网一查,结果是:

但我一时找不到博客登录方式了。只好也用“筑讯中国网中的内容:

《关于中国建筑图书馆的建议》

我曾经于80年代到中国建筑图书馆查过多次资料,对于其服务印象很深。

90年代中期对于建筑图书馆归属上的变动也进行过了解,撰写过《奇怪,中国不需要建筑图书馆?》的报道,发表于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视点》(《中国新闻周刊》的前身)1996年9月号。中国建筑图书馆划归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后,也经常去查阅,与工作人员交谈,了解了关情况。

据读者登记记录,重新开馆一年多来,读者平均每天不到一人,多年来只是像个摆设。工作人员却少不了,但很清闲,缺少开拓经营、服务社会的动力和能力,没有建筑设计和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员,没有学术研究,建筑图书馆的用房占用不少,但位置不方便,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大台阶下面的用房收回好几个月一致闲置。

我去年曾向建筑图书馆赠送二三百册专业图书,还计划赠送二三百册,但不知如何陈列,建筑图书馆网站中赠送图书的信息上也没有反映,这些书没有起到作用。收藏图书的渠道有限,费用较高。

为此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招贤纳士,中青年的、有兴趣有能力参与较多日常工作的,专职或兼职的经营、研究人员,不捧铁饭碗、金饭碗,不吃大锅饭,公开选聘,竞争上岗,定职定责,加强服务,优奖劣罚。

2、本人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人员,自荐担任中国建筑图书馆副馆长,或学术研究部负责人,至少是正高级专业职称的研究员,聘任制,执行劳动合同,按上一条的建议进行管理。

3、将建筑学专业图书的管理、收藏、阅览、其他服务适当独立出来,经费也划出一块来,作为试点,可利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下面大台阶的地方,尝试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加强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硕士论文的收藏。

5、作为组织者筹办“中国建筑博物馆”。

戴晓华 2007年2月28日 

本馆概况简介摘要

  中国建筑图书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2003年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建设部批准,划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多次聚散离合,在历届部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建筑图书馆已发展成为建设系统馆藏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专业图书馆,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在建设、科研等方面为业界读者提供了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为推进建设科技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丰富的建筑文献资源已成为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内唯一的建筑专业图书馆,目前馆藏书刊近20万册。历任管理者始终重视近百余年来中外史籍、建筑文化艺术的收藏及古建文脉的传承,确保了馆藏建筑体系的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为行业读者共同构筑建设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了共享交流平台。

---------------------分隔线--------------------

2021年,代理朋友公司的追讨欠款(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费)、保险理财(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保险)及各种信息服务、规划设计服务

附近期原创文章:

转载者戴晓华简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