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屠呦呦: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发布于 2021-04-07 16:08

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从事多年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首个有关科学研究的诺贝尔奖。

2018年,屠呦呦发表她的新年期望:一是把论文做成药,二是发现更多青蒿素的“秘密”。而突破性进展则是:屠呦呦团队早前发现的青蒿素不仅能有效治疗疟疾,还对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达到80%和90%。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她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和民间方药,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  最后整理出一本含有60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这时,《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用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毫不退缩,终于成功完成科研任务。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  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很多人无法生存下来。

2011年,屠呦呦接受了美国《临床研究期刊》的专访,她说,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  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屠呦呦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豪。

多角度分析

角度一:创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则对此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屠呦呦不会想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乙醚低温提取等方式,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并最终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创新实验,攻坚克难,面对失败毫不退缩,终于成功完成科研任务。而这样的成功,是绝对离不开创新意识及创新的勇气的。

角度二:团队。一个团体想要获得成功,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完成科研任务。这样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团队中其他人的努力。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她不可能参与到每一个发明环节。这个中国首次获得的诺贝尔医学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功,更是一个团队的贡献。  

角度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屠呦呦这位普通的中国女性,在她85岁高龄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是中国第一位本土科学家获此殊荣,但她为人低调,发表获奖感言时,也一再强调是团队的贡献,非她一人之功。与做人低调相对的,则是她对待科研工作的一丝不苟:为了提取青蒿素,她试验了200多种中药,用380多种提取方法逐一实验,即使酒精中毒,她也从没有退缩过。

适用话题  

创新  团队  笑对失败  奉献  执着  

写作示例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面对失败,要懂得用豁达和微笑对待,明白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才能走向欢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失败了,不要怕,我们可以不断尝试,也从中磨砺自己。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失败的190次,也许,下一次,就是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用微笑的表情、坚定的信念及勇敢的内心,坦然迎接这人生的风雨。

编辑/文心

本图文整理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