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系统(NLp)

发布于 2021-04-08 07:12

所有的挑战背后都是资源,所有的问题背后都是机会。

    信念:信念就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如何的,也就是你对事物的看法,是坚信不疑的念头。

    信念的表现形式

          X=Y     能让学生轻易听明白并且容易执行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X=>Y   因为你是我的男人,你就应该照顾我一生 

    信念两大来源

         ⒈自体验和总结来的

         ⒉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灌输

    核心信念

    察觉练习:安住在身体中,闭上眼睛,缓慢呼吸,与身体联结,感知一下此记得身体的存在……你锚定在此刻的呼吸和身体中……当你准备好了,我会说出话来,留意一下当你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有哪些让你觉得全然相信,有哪些你听到的时候产生怀疑或者不确定;留意一下当你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念头或者一些画面、记忆涌现出来;又或者听到某一句或者某个词语的时候,有强烈的情绪,或者是比较强烈的身体的知觉,无需去阻抗,只需要去觉察,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的身体、我的呼吸、我的情绪、我的想法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当我说出这些话之前,请再一次确定你安住在身体里。

   ⒈我是安全的。~~~

   ⒉我的存在受到欢迎。~~~

   ⒊我的需求是重要的。~~~

   ⒋我可以依靠别一个人。~~~

   ⒌我的脆弱会被人心疼。~~~

   ⒍我可是是真实的。~~~

   ⒎人们会爱我,因为我是我,不因为我做了什么。~~~

   ⒏我可以去休息。~~~

   ⒐我会被看见,会被听见。~~~

   回忆一下刚才的句子,或者某一句、某几句印象深刻,或者在身体上、想法上、情绪上有些强烈的反应,如果有的,那是哪一句,哪几句呢?

    当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是全然的信任还是有一些不确定,或是有完全的不相信?伴随着这句话出现的是什么的记忆、画面、想法、情绪。

    

       觉察限制性信念练习

      当发生                                    的时候,我会感到无助;

      当发生                                    的时候,我会感到无望;

      当发生                                    的时候,我会感到无资格。

转化训练

      一句话转化:由被动转为主动,关到自己。如“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感到无助”,转化为“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感到钱的重要性,我要努力去赚钱。”如“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感到无望”,转化为“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开拓其他的办法去赚钱。”如“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感到无资格”,转化为“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告自己:钱有它的重要性,但我比钱珍贵得多了。”

松动信念的方法

以下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因而能够使之松动。所用的例子是一位家庭主妇应否每天都等待丈夫回家一同吃饭。

改变标签。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改变标签的定义。

例:“自己因为太饿而没有气力,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给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审视背后的动机。

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即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有可能让这个主妇看到改变的好处。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使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⒋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⒌自我提问

    A.你真的相信                  

    B.如果相信它会发生什么?

    C.如果不相信它会发生什么?

   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想人生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嘴边挂着的“思想框架”了。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三个思想框架是:“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这三个信念之间有关联,往往也会一并出现。今天社会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困扰,都是来自这三个妨碍性的思想框架。破除了这三个思想框架,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会大大减少,所追求的成功快乐也会更易获得。

“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应该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

试想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点半在某家餐厅见面。你准时赴约,但是我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45分时你开始感到那份内心的平静渐渐消失。110分时你尝试用手机找我,我的手机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以往我让你感到不满意的各种地方。终于,在2点半付钱起行时,你决定把我的名字在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也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允许这个虚拟的过程成立以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时出了意外:从楼梯上摔下,折了腿骨,晕过去了,四个小时后才发现自己已被送进医院,还得了并发症,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由此中断,本来有一个可以有很大回报的合作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那天中午,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在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想法?是否像下面的一些例子:“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或者“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与我约好了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发生,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此时的念头也许是:我这样的想法是无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无可避免的。充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与我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能否避免”这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无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后果,希望改为“能够避免”,因而可以带给你人生更多的快乐,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应该如此”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因缘”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阳光、肥料等是缘。“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一想,在一个有了所有的主因助缘的环境中,那株树不生长出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该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所以,一位大师说的“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给予的已经给了;应该拿的也已经拿了;应该放下的都会放下;应该走的也就会走。”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的不满,其实是在生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具备知晓一切的能力才会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的。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每天出现的大部分事情,我们只能按实际情况来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经验,再继续走下去。例如,如果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提升,这固然是乐事;如李先生没有出现,你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联系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就想读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也一样可以开开心心。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那两个小时怎样运用能给你更多的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事情应该怎样”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点半你坐下时便可以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

 “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在我成长的时代,我记得当时的青年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因为它们“安定”“前途好”。一些人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练精学懒”。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或政府机构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或者“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怎样生活”之类的话,以为爱一个人便有权利要求那个人照顾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如此地把照顾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权利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那个人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使我不开心),会使这份关系很紧张。使自己产生无力感同时带给对方窒息感,这正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之中,这种“托付心态”更易遇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的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样过;顾客表现出稍微强烈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这些都是托付心态所造成的。

托付心态的由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如要倚靠别人才有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也是危险的,因为别人既没有这份能力,也不一定会永伴身旁。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可以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慢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纵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都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维持不变。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人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为自己取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也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入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公交车,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你注意到坐在你的身旁的乘客,既然有幸同行,你便与他分享沿途的风光,也从交谈中相互有所得(成功、快乐),如果后来发现他的目的地到了,他自会比你早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可以交换通信方式,保持日后的联系。坐公交车是自己想去某处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也许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地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任何两个人相识相聚,都可以用这个概念去解说共处的意义。当彼此让对方提升的能力终止,也就是该分手的时候了。该下车便下车,需要继续坐下去便继续坐,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当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顿然感到自己很迷惘的人,往往就是在平日便抱着“你应该照顾我”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自己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就会成为使自己前进得更快、收获更多的伙伴,而不是操纵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是在我们的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也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也无法外求。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份导致无法突破的执着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至今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愿意尝试改变行为或处事模式,但经过数次改变仍然没有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而采取了一个“认命”的态度。虽然他们口中说已经接受,内心却又不能泰然。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然后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未达理想效果便不会妥协,进而不断地去找寻下一个新的方法。

试想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什么人都不准通过,你会怎么办?你会有三个选择:

⑴放弃返家的念头。

⑵坐在路边等待街道重开和怨天尤人。

⑶去找另一条路。

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又的确很想回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⑴和第⑵个选择,而会集中精神去找第二条路。如果第二条路刚巧也因火灾而封路,你会怎样?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闭了呢?你会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返回家中为止。

如果“返回家中”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夸张一点的甚至会租用直升机、挖地道……

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决定。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问三个问题,如答案都是“Yes”,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这三个问题是:

⒈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重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路边等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只不过是放弃返家念头的借口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比旧方法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便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第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便会消除,我们更能使自己快速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结打破这三个妨碍性思想框架的办法为一句话,那便是:

“应该如此”的办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坐在那里抱怨,而应接受并根据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

“托付心态”的办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没有办法”的办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是NLP技巧“换框法”中最常用和最好用的技巧。它完全只凭言语和思想模式而产生效果,是NLP的改变信念技巧中最快速最容易的一个。“意义换框法”是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加诸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赋予这块石头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会给你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试想一想一只曲别针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果”(工作不开心)改为它的反义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一句以下是一些学员的杰作:“上级挑剔……”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超越他的标准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证明在最难相处的上级的领导下我仍能胜任

◇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造出换工作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试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你觉得哪句更舒服一点?

假如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三个月前换了工作,今天你见到我时注意到我瘦了,心情很不好,你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很不开心”,你会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级挑剔,当然会不开心。”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是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存在于潜意识中,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你是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改变:创造了新的价值,或者使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转移了?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二者兼得法

“二者兼得法”其实也属于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在很多情况中,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认准了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依据去思考,找出突破。为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并把自己的思想带向后者。

“二者兼得法”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假如A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这样的思考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键是把AB的定义做更清晰的下切(chunk-down),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一点,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以下的练习,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当事人,试用“假如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样做才能实现”的态度去思考一些可能性,每一条都找出三个方法:

练习一:组长说:“要求质量提高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丈夫说:“为了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职员说:“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太太说:“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会良好?”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五:朋友说:“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里不能要求凡事都可以二者兼得,尤其是不符合三赢概念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困扰无法突破的情况里,考虑二者兼得的可能性,是对事情的解决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念。例如:“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的。”做法是说出至少三个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在什么环境里会有人买?”再举一个例子:“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过。”先修改为“年纪大的人,在什么环境里比年轻人更强?”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很多表面上绝对正确的说法(其实都是规条),把人们牢牢地束缚着,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中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做到三赢和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得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不应操控我们,所以我们不应把信念变成我们的“神”去绝对地维护。当某些信念妨碍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充(兼容)甚至改变。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式说法,例如:

“节俭、谦虚是美德。”

“食不言,寝不语。”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是中国人伦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你可以试举出三个不适用这句话的情况吗?(为了避免争执,暂且假定“孝顺”就是听从父母的话以使父母开心。)如果下列情况出现,身为子女的未必会遵从这个信念吧?比如,父母叫子女贩卖毒品;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父母侵犯子女。

价值观定位法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即是希望该件事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做出排列。但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有不一样的排列。意识的价值观,可以因为环境因素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受到内心深层的一些因素的操控(包括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一些重大的信念),往往会与意识的排列不同。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列差异越大,这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力感会越大。“价值定位法”能帮助一个人找出潜意识里的价值排列。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凭询问找出受导者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以“找工作”为例。

首先,用这样的文字询问每一个问题:“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询问的目的是找出受导者的主观价值,符合他的主观价值的,就是他认为理想的。

第二步,询问四个问题:“什么最重要?”“能够带给你些什么”“凭它,你可以得到些什么?”“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将四个问题补充完整就是: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凭着一份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些什么?”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就像是一间木屋的四扇窗子,每一扇窗子都能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且从四扇窗子里分别看到的东西会有不同。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不太清晰,回答有困难,可以改问下一个问题。也可以在这个人回答后问他:“还有呢?”使受导者说出更多的价值。

第三,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例如快乐、开心、成功感、满足感等,辅导者必须问他:“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感觉的字)?”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最先说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他最重要的价值。应该用上述的询问方式,找出四五个价值写下,让这个人看着它们,然后说出哪个最重要,并排列出次序。

一个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控制。一个人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较难的是了解本人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所以,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他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他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了。

身份定位法(四句话改写局限部分)

      我有资格                                                 

      我有能力                                                  

      我爸爸允许我                                            

      我妈妈允许我                                           

       植入信念的方法:

       一阶:你是最棒的,你是最棒的……

      二阶:每一天每一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好……

       三阶:

      在有事实的基础上,对着镜子,看着眼睛说:某某某,你刚才说话很得体(描述客观事实),你怎么会说得那么好的,你知不知道(打开潜意识的钥匙,目的目是输入后面的指令)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你怎么那么幸运听到这句话;你怎么那么爱学习的呢;你怎么那么爱我、你怎么那么疼我?)

(这道题当年老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做不出来,你怎么那么爱思考的呢;你游戏打得那么好,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思考力和应变能力,有什么事事情是做不好的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