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采石场矿坑成为花园(含设计挑战、场地现状、设计内容)

发布于 2021-04-08 12:07

2018年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南宁市举办。园博园选址于城市郊区的一片滨河的丘陵农业区,场地东南区域分布有一系列的采石场。组委会希望将这些采石场转变为园林博览会中的有特色的园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设计面积约33公顷。场地上共7个采石场,有的已停采了几年,有2个直到园博会申办成功时才停止开采。矿坑开采面崖壁破碎,坑底高低不平,场地内丘陵破碎,悬崖高耸,地表荒芜,水潭深不见底,渣土渣石成堆,生锈的采石设备散乱分布。


设计挑战

1. 采石场地质情况复杂,岩壁破碎,有崩塌落石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应对方案:在设置设施和参观路径的时候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在突出采石场景观特色的同时避让危险区域。

2. 采石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植被的修复面临很大挑战;

应对方案:设计师根据不同采石场植被恢复的目标,引入土壤,形成不同土壤厚度的种植区域,为恢复生境创造条件。同时,7个采石场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每个的尺度、形态和特征都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场地特征,设计采用了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

3. 采石坑地貌复杂,无法依据现状测绘图纸进行设计;

4. 采石坑的水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尤其是最后停采的2个采石场,水位一直在持续上升。设计没有有效的水文数据参考。

应对方案:设计单位委托当地机构每半个月记录一次每个坑中水位变化的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如何认识并对待这些废弃采石场?是把它们看作大地上丑陋的伤疤,想尽办法将其完全掩盖遮挡,甚至装饰美化让人看不出来原来的痕迹?还是认为它们是人类破坏环境的见证,应当顺其自然不加人工干预,任由自然演替逐步恢复?或者认识到它们的景观独特性,通过利用场地特征,挖掘景观资源,因势利导形成别样的风景?


场地现状

南宁园博园基址上有7个采石场,这些采石场极大地破坏了当地典型的丘陵风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奇特、险峻、异样和荒凉的景观却是独特的,是在这片田园诗画风景中出现的一种异质性的介入。由于早期挖沙挖矿的无序进行,有七个大小不一的碎石矿坑,多年开采让矿壁岩石裸露,环境破坏严重,最深落差达20米。


设计内容

  • 1号采石场:落霞池

这个面积约1hm²的采石场有一个隐秘的豁口,池塘水漫到豁口的尽头,让人无法继续向前,但能看见里面有一大片水面和对面高大漂亮的岩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空间,于是将这个采石场花园的入口设在这里。

虽然豁口已经足够狭窄,但为了加强空间的戏剧性变化,在垂直方向上加上一个屋顶,创造一种隧道般的内向封闭的空间感觉。屋顶一直延伸到豁口尽端的池塘边缘,笼罩在宽大的水上浮平台的上方。游客顺着狭窄的走廊来到浮平台,空间豁然开朗,可以环视整个水面和环绕的石壁。

在一侧崖壁的凹处设计了一处瀑布,潺潺的落水声在石壁环抱的水潭中回响,更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气氛。水潭周边种满了三角梅,蔓藤顺着岩壁悬垂下来,倒映在水中,如同晚霞一般美丽。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以观瀑为主题的画作,落霞池是观赏岩石和瀑布的佳处,建筑、瀑布和环水石屏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代水墨画卷,再现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内涵。

  • 2号采石场:水花园

这个面积仅为0.4hm²的采石场四周被岩壁环绕,坑底较平缓,地势低处积水为塘,因废弃已有时日,所以在坡度较缓的岩壁和坑底一些地方生长着不少乡土草本植物和灌木。由于坑底常年有水,且大部分区域水不深,这样的环境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因此将其设计为水花园。

一条之字形栈道从北部入口沿着水岸通向采石坑内部,用通透轻盈的钢格栅材料作为面层,水生植物可以从栈道两侧甚至从栈道下方穿插出来,让人工与自然交融在一起。

南侧山崖上方设置了另一个出入口。山崖与采石场底部有10m左右的高差,为了弱化阶梯的感觉,也为了保证游客安全并创造更多的空间变化,设计了不同的景观构筑物,将高差的连接转变为一系列的游览和空间体验。这样的处理使得原本连接崖顶和山脚的阶梯成为采石坑内重要的景观要素,成为从入口进入花园后视线的对景。水面、水生植物、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它在水中的倒影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 3号采石场:岩石园

这是一个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约0.4hm²,开采面的岩石缝隙里长出很多乡土草本植物。采石坑尺度很小,并且具备植被恢复的基础条件。花园的类型被定为岩石园,着重展现那些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的景观。

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渣石渣土,塑造微妙的地形变化,创造出干燥、湿润等不同的生境,为不同植物生长提供条件。花园入口处设计了几层台地,种植仙人掌和多肉多浆等沙生植物,营造极富特色的沙漠植物景观。精致的台地景观能够吸引人们进入花园。当游客拾级而上,穿过跨越沟谷的一座小桥,可以来到花园的主体部分。这里是以低矮匍地植物和岩石、砾石为配景形成的荒原植物景观区。尺度精巧的园路吸引人们漫步在花园中。采石场凹陷区被设计为湿生岩石园,展现在溪边、石滩和池塘环境中生长的特色植物。有两个在不同标高上的位于凹陷区边缘的平台,人们可以凭栏观赏溪流跌水,俯瞰低处的湿生岩石花园。

  • 4号采石场:峻崖潭

4号采石场底部是面积约1hm²的波光粼粼的水潭,碧水映衬着土红色的岩石,巨大的开采岩面倒映在水中。设计方案是北侧从高处眺望悬崖、俯瞰水面,南侧从水边观赏水景、仰观崖壁。两条路线创造了两种观景方式,一高一低,一俯一仰,互为呼应,相得益彰。

北侧的观景台是一个耐候钢长廊,它阻挡了公园道路上游人的视线,让游人看不到深潭和对面的峻崖。一段转折阶梯引导人们进入长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和幽暗,移步窗前,对面高耸险峻的山崖扑面而来,令人震撼。

南侧坑体外用覆土种植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顺路行进,断崖前道路忽然转折,从两侧山石间的豁口探出去形成一个楔形平台,嶙峋岩石环绕的碧水深潭豁然呈现在眼前。平台的侧面连接了一条曲线的栈道,沿着它缓缓下降,可以来到坑底水边的平台。站在这里,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潭水,仰头望去,右侧是高崖峭壁,左侧是悬在崖壁之上的锈红色的观景长廊,甚至可以看见廊子尽端眺望的游人。

  • 5号采石场:飞瀑湖

是7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3.2hm²,开采深度也最深。这个最后停采的采石场基本挖空了整个山体,只留下两处岩石岬角。采石场底部被采成了好几层岩台。由于停采时间短,水位还在不断上升。

水位的高低决定着采石坑最终展现出来的水面形态和景观特征,水位大致会在63~65m之间。采石坑北侧两片开采深度相对较浅的区域也将没入水中,整个坑体将成为一片湖面。希望人们能够进入采石场内部空间,因此,通过覆土,将这两片开采深度较浅的区域抬升到水面之上,再种植耐湿高大乔木,形成水上丛林,为荒凉破败的坑体内部带来绿色和生机。然后用不同高度的栈桥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穿越水面和树林,通往岬角高处的观景台,在下降和攀登的探索中体验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为了增加景观的丰富性,还利用采石坑南侧崖壁设置了几道瀑布,作为北侧栈桥的对景,人们可以在桥上观赏到从崖壁顶端飞流而下的壮观的瀑布。

  • 6号采石场:台地园

面积为0.7hm²的山坡采石场曾经被用作周围采石场的加工场,还保留着制砂生产线的料仓、破碎机、传送带等全套设备。将其全部保留,希望修复后的采石场花园能够将它们组织到未来的景观体系中。

沿南侧崖壁设计了层层升高的石笼挡墙,形成阶梯状的台地,以满足从花卉、灌木到乔木等种植土层厚度的要求。最高的台地靠近崖壁,可以种植大型乔木,形成花园的背景,中间层台地乔木、灌木和花卉相互穿插,最下层台地植物以花卉为主。将这里塑造成以南宁特色的花境植物景观为主的园艺花园。

粉砂机械大部分被置于绿地中,当地特色的攀缘植物顺着金属机械构架生长,生机勃勃的植物与锈迹斑斑的机械形成有趣的对比。通过设计,这个荒凉破败的采石场转变成了面崖临水、具有后工业气氛、以花境景观为主的浪漫绚丽的花园。

  • 7号采石场:双秀园

在两个坑体中间未被开采的山坡上设置了一圈环形栈道,可以俯视两侧的采石坑。在西侧坑体的豁口处设了一个临水小平台,可以体验水石相映成趣的景观,也与山上的环形栈道相呼应。栈道和平台都采用钢格栅的材料,透光透水,不会影响这些游览设施下面的自然植被恢复。山顶采用了人工喷播先锋植物种子的方式,加速植被恢复的过程。在东侧季节性积水坑中人工增加了一些耐水湿植物,既丰富了内部的景致,也使得从环形栈道俯瞰花园的游人能感受到两个坑体景观的差异。

  • 其他景观:

水栈桥:

这条水渠从1、2 和4号采石场边穿过,在山坡上是沿等高线蜿蜒转折的一道水沟,跨越山间谷地时变成高架渡槽。这条水渠是原来乡村土地上独特的景观要素,是场地农业历史的一个见证,并且将几个采石场联系起来。在山坡上,顺其走向设置步道,在两山之间,于其上方架设高架步行桥,并与相邻的采石场花园的游览路径连接起来。这样,游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采石场花园,欣赏到更丰富的景观层次,获得独特的游览体验。

信息亭:

展示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公众和专业人员了解这些采石场生态修复的过程。并且采石场花园区也需要一个综合服务建筑。600m²的信息亭是一个高大宽敞的不规则双坡屋面亭,采用胶合木材料。木结构体系下的柱子和斜撑构件增加了建筑的细部,使得亭子内部显得空间丰富且尺度宜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当地乡土建筑的传统。信息亭的屋顶植草覆绿,这样,无论是从附近的山顶观景平台还是高架栈桥俯瞰,建筑都能很好地融入青山绿水之中。

南入口广场:

南门外城市道路的标高比内部园路高5.6m,意味着南门内广场必须是一个斜坡广场。在平面上,用4条绿带将60m宽的广场切分为5条不同宽度的坡道,绿带中种植高大乔木为游客遮阴,并加强景观的引导性。接着将5条坡道前后错动,使相邻坡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并将坡道和绿带的轮廓调整为柔和的有机形态,既适应于高差的变化,也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这样,坡道之间的绿地成为空间中三维变化的表面。广场的铺装延续了有机曲线的设计语言,带来视觉美感的同时加强对人流的引导。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