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设计课程主要体现在教师做了什么,学生经历了什么

发布于 2021-04-09 05:31

大单元设计,要重视国家课标分解,教材驾驭,学情读懂,目标叙写,逆向设计,评价先行,任务驱动,情景创设、活动探究,成果可显,迁移应用的学生学习系统设计,教师的专业化首先就体现在学习设计的专业化。
很多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往往“跟随”感觉,凭着经验教,不知道目标是否合理,最后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解决教学随意性、盲目性,首先要设计的科学化,专业的方法化

明确国家规定的学科育人标准:依据课标,分解课标,走进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国家规定的基本学科育人标准,回答为什么学和学什么问题。分解课标,从总目标--学段目标(英语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学时目标分解与量化。借助教材落实课标内容标准,教材是对课标的一种承载,教师对所教版本教材的领悟和处理是否准确到位对高质量提升至关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内容框架、横向、立体整合、不同版本教材比较与使用等,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运用四步分解法:第一步:解析内容标准,确定关键词,扩展核心概念。第二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第三步:确定行为条件与行为程度。第四步:写出明确学习目标。

依据学科标准,叙写规定的育人标准,无论是云贵川,还是北上广的学生都要达到这个基本标准。(标准:陈述性知识和技能是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的,这叫提取。有的观念、观点、技能不是直接从教材中可以找到的,而是需要进行一番思考,才能提炼出来,这种叫提炼。根据单元、章节的知识、技能等,分析可能会形成什么能力和素养,这叫综合)

基于国家规定的学科育人标准,教师需要做好学情的分析。学生对已知内容--通过检测、反馈掌握。学生已会方法--了解分析,顺学而导。为学生找到学习新知所需要的旧知范围,并进行唤醒学生方案设计。注意不同学生原有基础不同,支持新知学习的量自然不同,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唤醒的方式、方法和时间也不尽相同。

学生原有旧知类型分析:
学生原有基础非常好的类型,这个类型的学生在现实班级里约占20%。
学生旧知缺位并零碎不成体系型,这个类型的学生一个班内70%左右,且学生缺的范围还不一样。
学生旧知极度缺乏并存在错误认知型,这类学生约占10%左右,同学们脑海中极度缺乏对新知的基础或仅有的基础知识还是一些错误的信息等。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同学进行旧知唤醒方案设计,要想方设法把20%的学生激活,70%的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补缺,10%的学生进行纠错+耐心补缺。教师在充分唤醒原有旧知后,新知学习才有意义,一味的赶进度,讲了不等于会了,讲的进度是伪进度,学的进度才是真进度。围绕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设计学习支架,换位思充,考虑学情,尽可能精准地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对学习目标叙写是否恰当,精准,可测?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时,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

教师逆向设计思维,预期学习成果明确要早于学习过程,但不能忽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成。评价设计优于教学活动设计。确定期望的结果,期望学生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些什么,这些就可以形成课程目标,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用测验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什么样的活动、素材和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

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提取大任务,子任务,任务在前,活动再后,保证学生学习的经历性和体验性,从而确保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教学内容是否可以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兴趣,参与活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切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主要看是真活动还是伪活动,活动中学生是智力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是大多数参与还是个别参与);

借助核心问题,引发主动思考,唤起师生体验,产生深度理解。核心问题”是指向学科本质的问题,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启发性问题,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能整合现行教学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能贯穿整节课的客观问题或客观任务的问题。学生把一般零碎不成体系的问题转化为“核心问题”。

大单元设计分课时实施课程,素养本位,适合目标,逆向设计,评价先行,任务驱动,活动问题,关键和精髓是“建立知识、方法联系,形成整体,并将结构化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学以致用,成果可显,形成素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房涛学习与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