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传统】羌族传统民居类型与室内空间文化解析
发布于 2021-04-09 12:39
引言
过去羌族人民的住房,有碉楼、庄房、碉房和阪屋,这些建筑就地取材,由石块、黄泥、木材等自然材料构建。高海拔地区羌族民居形式以石砌多见,呈梯形状,丘陵地区的民居又以木构为主,为坡屋顶的穿斗式民居式样。羌族民居与山坡地形紧密结合,分台筑室,一般沿地形等高线布局,修筑工艺复杂、时间长,但坚固耐用,具有抗震性能好的物理特点。羌族民居的楼层在用途上很能体现“人在畜上,神在人上”[1]的实用特点。羌族在一层布置家禽和储藏的房间,二层为“火塘”及全家人生活的地方,三、四层是羌人生活的空间,顶层则是“罩楼”和“晒台”,有“神”居所之意。下文将对多样的羌族传统民居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室内空间文化作出简要分析。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 • 第388期】
坡屋顶的羌族民居式样
羌族传统民居类型的整理
在战国前,羌族人民居住的房屋被称为“穹庐”[1],即帐幕,后来又称“邛笼”。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羌族先民“皆依山而居,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2],战国时期的“穹庐”正是东汉以后的“邛笼”谐音,这在茂县四瓦村的传统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邛笼”就是现在羌族碉楼之意,它是羌族的特色建筑,呈塔形,由下至上逐渐变小,高20~30m,经数年而不倒。碉楼用石块砌成,墙面为波纹,有四棱、六棱、八棱和十二棱,它们的棱角分明。一般单独建于寨口、寨中或高山上,平时是羌族先人生活的民居,战乱时又起防御作用,并兼备烽火台功能,远看建筑为尖塔形态,十分雄伟。碉楼为砌体结构,内外墙由毛石垒筑,楼层和屋顶由原木搭接,梁柱或梁、墙承重,木板铺盖拼接和泥土铺垫拍实。建筑门窗尺寸小于现代民居,通常门的尺寸为1.6m×0.7m,窗的规格多为0.3m×0.2m或0.2m×0.1m等,并且窗的数量较少。
羌族碉楼
由于羌族人民在生活中长期受到气候的影响,为避免危险,羌族古人把碉楼和庄房结合起来组成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就是碉房。它具有防御保卫的碉(楼),高大修长;又配有生活劳动的庄房,低矮饱满。二者组合,有了大小高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在山地景象中十分美观。碉房的碉(楼)一般不独立对外开门,只开较小的斗窗,它的门必须经过庄房而入。建筑的碉部分作家庭起居、储放粮食和财物之用,过去当抢匪前来抢劫时,碉便成为了羌人临时的藏身之处,而庄房部分只能暂时弃之。碉房的结构是混合式,有两种:一种是建筑两部分都是砌体结构,而室内为梁柱结构;另一种是碉部分为砌体结构,庄房部分为砌体与穿斗式结构结合,这种建筑主要位于汶川和平武。
羌族碉房
庄房是羌族人民世代居住的最普通的房子,多为三层或五层,通高9m左右。最早史书记载为“邛笼”,当碉楼从中分离出来后,它被称为“鸡笼”[3]。庄房多为石砌筑和木构组合而成,体形呈梯形状和略有变化的长方体,形似棱台,与山坡地形紧密结合,一般平行于等高线布局。庄房坚固耐用、抗震性能好,是目前羌族地区遗留下来的传统民居数量最多的建筑。该建筑室内空间多样,功能完善,有集会活动的堂屋,并兼具吃饭的地方;休息的卧室,存放肉食和堆放粮食的储藏间,摆放劳动工具的杂物间等。羌族人在庄房一层饲养家畜和放置杂物,二层设置“火塘”,为全体家人生活的地方,三、四层是家人生活的辅助空间,顶层是“晒台”,作为平日晾晒粮食的处所。
羌族的庄房
阪屋是低海拔羌族地区羌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建筑,它主要位于河谷与丘陵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常见的民居。阪屋由木材和泥土、木板、竹编篾笮等材料组合,建筑主体构架为穿斗式,起承重作用;竹编篾笮外抹泥土为阪屋的墙体,既可以是外墙,也能作为内墙起围护作用;同时,木板也作为建筑外墙和内墙、地板的主要建造材料。建筑多为两层,通高6m上下。一层架空,是圈养牲畜的场所,二层是羌族人生活的地方,二层以上有一个低矮的阁楼,从外面看很难被发现。阪屋建筑形态如悬空的构架一般,十分独特。有些阪屋的部分房间架空于悬崖之上,多根木柱支撑,形态似吊脚楼。
羌族的阪房
羌族吊脚楼式的阪屋
羌族民居室内空间文化分析
羌族传统民居室内平面布局会按照火塘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决定,火塘一直被羌族人作为现世与祖先、神灵沟通的桥梁,受到羌人的尊崇。羌族室内的房间与面积大小配比,都同“长幼之分”的火塘文化紧密相联。如主屋空间犹如“火塘”,位于整个室内空间的中央,面积大,朝向好,冬暖夏凉,就其位置来看,类似于汉族民居的“明间”[4]。其四面分别为,“上八位”在火塘的北面与东北面,为家庭长辈休息的房间;“下八位”是在“火塘”的南面或西南面,并且方位旁有面积略小但空间规整的次卧室和入口,朝向次于上八位;“上祖呢”在主屋的右边,也就是东面,是家庭孩子的卧室,类似于汉族的“稍间”[4];而“下祖呢”则为家庭的辅助用房。
羌族火塘
火塘文化是羌族室内空间文化的影响源之一。它是羌族室内空间的一个核心,一般位于民居二楼堂屋的中心位置附近,在神龛前方,结构简单。较为讲究的形制是在地上开一个方形凹坑,每边长1.5m左右;坑底部比周围地面低,正中为石砌的火塘台基,台基上架铁制三脚架。通常火塘周围有坑边或长凳,有些家庭会用兽皮和粗麻布垫在坑边和凳子面上,便于羌人就坐,这种做法实用且温和。这个布置火塘的房间被称作堂屋。
火塘周围就坐位置的情况
火塘文化影响室内空间的示意图
大门的位置一般都在火塘的对面,为木制门不加油饰,每扇门及围栏上都有木雕装饰,具有汉族文化的特征,并显露出木料的质地美。连接上下房间的室内通道也是木制的楼梯,这种楼梯为树干劈砍而成,呈锯齿状,也有两木柱加踏木通过榫卯而成的,形式自由随意,就其位置均设在主屋房间的东南角处。
锯齿状的独木楼梯
结语
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到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5]。羌族建筑文化具有地方色彩,又是我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根深蒂固地承载着自己的历史责任。随着我国现代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民族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些甚至正在渐渐地消失。如果这些文化不受到及时的保护,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就会消失,民族的“特征”也会因而受到影响。因此,羌族建筑文化亟需抢救,其建筑室内文化更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去研究,以使优秀的羌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注,文中所有照片样式的插图,都为作者实地拍摄,有图2~图8,图10。另外两张插图即图1和图9均为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刘伟,刘春燕,刘斌.羌族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1,(1):109-111
[2]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陈谋德.一个值得商榷的建筑创作命题[J].新建筑.1999,(4):52-53
作者|刘伟 博士生
导师|周浩明
研究方向|可持续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Email: 2636026958@qq.com
综合编辑 / 姚妍华 胡心玥
版权归作者所有,分享时请标明原作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