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逐句解读: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发布于 2022-05-18 12:22
《道德经》逐句解读: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解读
绝:放弃
仁:仁爱,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威别人着想。
弃:抛弃
义:正义,义正合宜的道理;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情谊,意义。
民:人民
复: 回复
孝:孝顺
慈:和善,(上对下)疼爱
大意
杜绝所谓的仁义,人民自然会回复到孝慈的天性。
所得:
法:对比法,反向辩证法。
仁义,孝慈二者说的是同一个意思,放弃仁义,和回复孝慈却是相对的。
正向理解:弘扬仁义,人们才会孝慈。可是老子是说:放弃仁义的道德,人们才会回复孝慈。这是一种反向辩证。老子说的放弃的仁义应该是一种假仁假义。放弃假仁假义,人们的真正的孝慈才会回复。
事:孝顺,仁慈的事情,道德的事
情:社会和顺,心怀天下之情。
人:所有人。
这句话是说:抛弃所谓的仁义的道德标准,人们就会自动恢复孝慈。
这就话提现了老子的无为之道。绝仁弃义是针对假仁假义的标榜的时弊来说的,不标榜,不大肆提倡。目的是让人心趋于稳定,平淡,不攀比,不嘲弄,将人心导入正途。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