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
发布于 2022-05-18 12:39
《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第38卷第3期刊载了天津工业大学张佰林、王昭颖与朱敏杰的论文——“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1801193;42077434;42071249)等资助。
引文信息:张佰林,王昭颖,朱敏杰.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3):267-275.
研究目的与方法:
土地混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发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少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系统解析。该研究探索性提出基于多样性和兼容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测度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抓取、GIS与遥感技术,以珠三角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谷吓村和福隆村为例,剖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
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用地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其中,土地利用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住宅用地非居住功能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工业用地商业功能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2)农村居民点用地兼容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其中,土地利用兼容性从小到大为福隆村、谷吓村、塘尾村,业态兼容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3)综合多样性和兼容性指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度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塘尾村受乡村旅游政策及村域的历史和人文资源驱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高;谷吓村交通和区位良好,但仅有沿交通干道两侧的村民发展商业,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度相对较低;福隆村受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带动并充分利用产城融合更新政策发展工业,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较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由多样性和兼容性共同决定,研究可为编制村庄规划、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tcsae@tcsae.org
封面文章 | 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及地形梯度效应 【论文精选】GEE联合多源数据的西安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论文精选】人地协调视角下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 【论文精选】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
»» 原文 获取全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