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做产品经理,没有人带如何提升?这3个方法让我持续成长

发布于 2022-05-18 13:29

你好,我是 10 年产品经理四月。


这是第 53 篇原创,聊聊产品经理没人带,如何自我提升。


这些年观察下来,有很多人做产品经理,没人带,做事靠自己摸索,遇到困难也不知怎么寻求领导的帮助。


这给学习成长,增添不少困扰,还会让自己觉得公司不好,恨不得赶紧换。结果自己感觉好像没啥优势,找工作也碰壁。


实际上,在职场,没人带是常态,有人带是福气。


我也没被正经带过,一路走来基本靠自学。


感受最深的是,没有人带时,不管是否要跳槽,都要主动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才能为自己日后的决定做准备。


因此,我把之前分享过的,没人带如何进行自我学习提升,重新整理出 3 个方法。


1、克服依赖,主动找领导沟通请教


一般来说,除了大厂有很明确的培养计划,大部分公司的培养制度并不完善。更别说是小公司或创业公司。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能坐等别人来教。


应该主动多跟领导沟通,让领导看到你想学的心态和行动,还可以看到领导能教你啥。


刚入行时,领导忙得没时间搭理我,别说带我。偶尔分配任务,能多讲几句,我就很开心了。


于是,我非常珍惜与领导沟通的时间。


为了让忙碌的领导指导我一下,我每天上班期间,遇到问题会先记下,然后上网查,自己研究,整理思路。


看领导一忙完(常常已经下班,不知他是不是很无奈),赶紧冲过去找他简单汇报并请教。后来,他看到我的主动和努力,就安排更多好的任务,让我去锻炼。


我也养成每周找领导沟通的习惯。现在好多人很少主动(甚至怕)跟领导沟通,这其实挺不好的。


主动沟通,是在做向上反馈,让领导掌握我们的情况,也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做法是否到位,还能学习领导的思路,请教其他问题。


2、用心观察,职场上任何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与事


万一,你的领导不是没时间,而是能力经验有限,或者没产品领导,而是被老板、运营或项目经理等其他角色管,这可咋办?


我建议,要全面去分析,他们身上有没有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比如,学学老板站在公司的角度,会怎么去思考产品的问题;学学运营或项目管理领域的东西,都是在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


其次,还可以横向去观察。


比如,看看不同的领导是怎么为人处世、思考问题,有什么工作习惯等等;观察同事,有哪些优点可以学习,有哪些缺点需要警醒自己。


有段时间,我跟技术架构师合作,虽然他不是我的直属领导,但我会观察,他是怎么分析问题的,私底下找他讨教技术问题。


我对技术的理解,源于这期间的积累,对设计产品、与技术沟通都帮助很大。


3、耐心专研,找好的书、课程、文章学习


这点是老生常谈了,不过现实是大部分人没做好。


如今互联网信息这么丰富,只要我们主动去研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可是信息太多,反而变成干扰,而且好多人缺乏专研精神


同行交流过程中,能看到普遍知道要学习。可每当问起学过啥,可能产品的书,也没完整看过一本,产品知识点一知半解,没研究透。这样到实践落地时,自然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因此,要找靠谱的、行业内普遍认可的资料去学习,沉下心来研究透,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三遍,再结合工作去尝试使用,总结体会。


比如,我们可以看口碑好的书,尤其有一定成绩的产品经理出的书。看书,也是在与作者交流,学习其见解和经验。


《启示录》、《俞军产品方法论》、《幕后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些书都挺适合我们了解并建立对产品的基础认知与方法框架。


又比如,看一些知名产品经理的专栏、文章,甚至是购买课程,学习做产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然后,在工作中,多练习、试错、总结,思考会更深,慢慢会形成自己的经验。


总而言之,假如一时半会没有好的成长环境,没遇好的领导,千万别只顾抱怨,抱怨只会让我们错失提升的机会。


一切要靠自己的行动,去学习、去找人请教、去查资料、去看书、去试错。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如果我们能主动出击,把每件事、每个人,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也能快速成长。


我们的努力,会让我们遇到更好的机会。


— END —

你好,我是四月同学,10 年产品经理,上市公司产品部负责人,三节课合作讲师,高校教材作者。

曾死磕 C 端产品 5 年+,负责的 APP 屡获 App Store 推荐,实现营收增长。

后扎根 B 端产品 4 年+,负责过数据中台、数字营销平台、DSP平台等产品,做出过千万级月流水的平台系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