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组专家解读:新课标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改?| 头条
发布于 2022-05-18 13:56
最近,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新修订的各门课程标准。有一线教育人提示:当下,对基础教育界从业者而言,最为紧迫的大事,是多听参与新课标修订的专家们的充分阐释:他们期望的是什么?这样一个在行业变革中具有导向性的文本,为什么要这么写,或者是为什么要这么改?知道“为什么”可能比知道他们要什么更重要——因为要什么最终由我们自己判断。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成员余文森和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安邦,将结合自己参加课程标准修订的体会,从文本、内在的课程观、标准的变化等三个维度的内容进行阐释,供大家参考学习。
01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53565456.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56473171.jpg)
新课程标准的立意:
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
第一,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人”?
第二,本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什么?
这三点是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的统一要求,也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共识。本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所凝练出来的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都体现了这三条基本要求。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63209733.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557586729999.jpg)
03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61695239.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609758179998.jpg)
二是质量标准是什么?这是质量的表现,即质量的水平,它要解决质量的可视化、可测化的问题。
在逻辑上,学段质量标准是一个学段内相关“单位”质量标准的综合概括和整体表述,在横向上聚合学段内对应于具体学习内容的学业要求,整体描述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61988395.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53706208.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5-18/4_1652857825599.pn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