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白崇禧为何在湘江给红军让开了一条路?不愧是小诸葛

发布于 2022-05-18 15:59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排名第一的是蒋百里,他曾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写了一本《国防论》的书,在抗战期间影响很大。排名第二就是有‘小诸葛’之称的桂系军阀白崇禧了。

白崇禧
白崇禧和李宗仁、黄绍竑三人并称为‘桂系三杰’,如果论资排辈,白崇禧等人都是后起之秀,轮不到他们来掌管广西。但是白崇禧短短三四年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营长,一跃成为新桂系的首领之一,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和手段。
早在1919年时,白崇禧担任桂军模范营连长。那时候广西匪患很重,用李宗仁的说来说就是: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而官方处理土匪时,一般选择招抚,时任广西督军的陆荣廷就是土匪出身。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很多广西人把当土匪视为晋升的手段,占山为王后,就等着官方来招抚去当官。可是白崇禧带兵剿匪抓到80多个土匪,决定斩草除根都毙了,陆荣廷当然极力反对。


白崇禧视察部队
白崇禧认准的事不轻易改变,不顾反对,坚决将80多个土匪全部枪毙了,也正是从那时起,广西将招抚改变为剿灭,多年来的匪患问题,这才彻底解决。
白崇禧独断专行,锋芒过露,所以后来他和蒋介石颇为合不来。北伐战争时,白崇禧担任参谋长,将缴获的战利品直接分给了第一、二、三、六军,而没有经过蒋介石的同意。
这让蒋介石大为不满,私下说他‘不守范围’。所以蒋介石在第一次北伐下野时,就认定是白崇禧搞得鬼,一直想将桂系除之而后快。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连闯三道封锁线,摆在眼前的就是湘江了。


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前,桂系大军从南到北,湖南的大军从北到南,已经将湘江封锁死了,红军想渡河几乎不可能。然而就在绝境之下,白崇禧在湘江边给红军让开了一条路。
白崇禧认为,蒋介石一直视桂系为眼中钉。这次如果让红军过不了湘江,那么红军就必然会掉头南下,进入广西。到那时,老蒋的部队也会趁机跟进,等到消灭红军后,就会顺手将桂系也灭了。所以留着红军,对桂系有好处。
大战之前,白崇禧专门坐飞机侦查情况,明面上是侦查红军的行踪,其实是摸清蒋军的动向。本来桂军有两个军在广西北面边境,控制着灌阳、全县、兴安、恭城一带,在湘江边形成了一张大网,完全是要于红军决战的态势。

石塘门户大开
白崇禧侦查过后,下令桂军从全、灌、兴一带的阵地撤防,尤其是核心地区石塘门户大开。这样一来,南北包围之中,就出现了一个缺口,红军也正是抓住这个机会,浴血奋战终于渡过了湘江。
当然白崇禧这么做不是为了红军,而是为了自己。敌人内部的矛盾,给了红军生存的机会。白崇禧在湘江让开一条路,桂军得以将正面放开,从侧面攻击,顺利将红军赶出了广西。
而川、黔两地可没白崇禧这样的人物,最终让蒋军趁机跟进,占领了贵州,接管了四川。回头来看,白崇禧的真不愧是小诸葛,让广西免于被吞并。
可是即使桂军让路,湘江一战也让红军付出了巨大代价。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至3万余人,8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5军团的少共国际师,损失大半。可想而知,如战斗力强的桂军,没有让开正面,红军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为您推荐---
“湘西土匪第一杀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射杀165人,连环杀人手
首次交战,美军精锐几乎被全歼,美国老兵:那是中国式的葬礼
我军吃饭时被日军包围,团长大声喊出2个字,日军调头就跑
敌人都进村了八路还没察觉仍在出操,鬼子指挥官见状说必有埋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