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书同文、车同轨”,今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局之中谁将崛起?
发布于 2022-05-18 20:53
2200多年前,一统六国的秦始皇站在华夏大地上,看着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车马不能通行、语言无法沟通、贸易无法往来,发起了一场影响千年的破圈行动:“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如今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央发布了一个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统称《意见》),寥寥数言,顿觉波涛起伏,暗潮汹涌,我们将见证又一次历史级别的破圈大行动。
什么样的破圈行动?
破什么圈?建什么样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的又是什么?
当下我国市场看似一体,但由于地方利益等原因,事实上是被人为割裂的,而且还割裂得很深。必须打破区域地方小市场的圈层,移除内部阻力,经济才能迎来新的发展红利。
关于“统一什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这样解答:“统一”有两方面,一是商品、服务和要素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自由流动,没有人为的限制;二是规则和制度统一,比如在某一个地方的市场,不能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搞市场封锁,不让其他地方的产品进来。
绍兴市场里售卖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
有些人担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会不会又回到计划经济了?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当年实施“计划经济”的大背景是物资匮乏,实属无奈之举。如今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地方保护主义等状况,使得市场效率不够高,导致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统一大市场,不是说把全国的市场全部变成一个市场,而是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绝不是重回计划经济,而是打造更加开放、高效的现代市场体系!
统一大市场,也不是关起门来搞统一市场,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对内,打破内循环中的阻滞;对外,为畅通国内国外“双循环”带来利好。移除内部阻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以庞大的内需市场集聚国内资源、加速国内经济发展,从而塑造出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成长。
而在这“双循环”的运转中,有一个关键齿轮,同时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棋局中的关键手,那就是国内的下沉市场。
左右棋局的关键手
一,下沉市场是巨量人口的承载地。
目前,国内有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共计49个城市,除此之外均属于下沉市场范畴。有意思的是,这49个发达城市的行政面积之和仅占全国总面积的5.36%——也就是说,我国有近95%的土地面积被下沉市场覆盖。
尽管多年来,人口和优势资源都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集中,但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面积十分有限,人口承载能力已迫近上限。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一线城市人口8299万,新一线城市人口18118万,二线城市人口为24528万,加起来约5亿人。
而余下的9亿人口均由下沉市场承载!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下沉市场将成为接收大城市溢出人口的重要节点。
全国64.5%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二,下沉市场拥有持续上升的增长空间。
一线城市的市场虽然很大,其发展程度足以比肩国际一流城市,但其各方面已经“吃饱喝足”,逐步告别高速发展的增量市场。反观下沉市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互联网化程度比较低,商品和服务与一线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居民的需求远未被满足,仍处于“半饥渴”状态。另一方面,下沉市场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居民可以有相对更多的消费支出,且下沉市场很多还处于普及型消费阶段,需要不断地购置一些必需和次可选消费品,所以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以新能源汽车消费为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为居民大宗消费的亮点和新增长点,销量同比增长1.6倍,其中,下沉市场贡献了约47%的销量,成为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旦建立,要素和资源将不再过度集中于一线城市,逐步向下沉市场流动起来,届时,下沉市场的经济会更加活跃,消费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综合以上两点,下沉市场不仅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广大参与者,也会是最大受益者。
下沉市场如何受益?
只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还不足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要有软硬件设施的推动才能平稳落地。由此,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棋局中,下沉市场至少将迎来四大利好。
利好之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首要基础硬件条件便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畅通大中小城市和跨省城市之间的交通、物流、货流和商流。
在大城市的物流交通体系里,飞机、高铁、普铁、货运铁路应有尽有,高速公路、国道公路纵横交错,随处都可送货上门。但在低线城市,还有很多县市没有机场,没有高铁,许多城镇未通高速公路,快递物流难以触达乡村末端。
立体化交通网络 / 江苏镇江
《意见》明确指出: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
可以想象,在未来10-15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市县通铁路、通高铁,更多快递物流直接下探到乡村。
利好之二:促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
解决了硬件问题,下一个就是软件条件了。
人们拼了命地往大城市挤,其根本吸引力之一是优质的公共服务,纵观各大一二线城市,哪个不是高校、技能学校、重点中学、著名小学、名牌幼儿园、三甲医院、专科医院云集?低线城市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和文化消费条件相比之下,其差距肉眼可见。
《意见》第(十一)条指出,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如果人口一直往外流,何来健全的劳动力市场?要想把人留在低线城市,就必须解决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既然是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那就应该把大城市的公共服务,逐步平移到下沉市场,让低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拥有差不多的消费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才行。
2020年建成的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在疫情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
有了好学校,好医院,同步分流大城市的产业分支进入低线城市,让下沉市场人民有相对满意的工作和待遇,他们自然就愿意长期生活在低线城市了。
利好之三: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生活在低线城市的人们,日常生活又会因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二三十年前的生活场景,那时候各省份之间商品检测标准不统一,跨省销售产品收取额外费用,再加上交通不便,运费昂贵,一个湖南人,想要买到北京、广东、上海的商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常见的状况就是各省只能喝本地酒、抽本地烟、用本地脸盆,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00后10后可能难以想象,这却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甚至部分区域仍然存在的现状。
而当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后,原本只能在小范围流通的优秀商品可以在全国流通,大部分商品都会出现各品牌百花争艳的现象,商品将更多样化,消费选择增多,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不再只能买本地货,有机会买到全国的优秀产品。
潍坊消费市场的繁荣景象
未来,随着低线城市的交通物流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互联网化程度持续加深,下沉市场将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和品牌入驻,形成高水平消费购物市场,在满足物质消费基础上,促进消费再次升级。当下沉市场的9亿人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和大城市基本无差别的高质量服务时,服务消费将成为庞大的新增量,下沉市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将大幅提高。
利好之四:地方经济充分竞争,做大做强。
在经济发展层面,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差异化发展,发挥出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内耗和浪费。
比如,中国中西部很多地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除了服务于当地需求的工业,很多收缩城市难以发展起其他工业,如果盲目采用地方竞争的思路,继续发展不适合当地的工业,只会造成效率下降,不如依靠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来发展。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企业也许并不够优秀,但因为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依然可以活得很滋润,而外地的同行业竞争对手想进入当地的市场就会因为地方保护而受到阻挠,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可能让当地的资源遭受损失。
全国统一大市场去除这些区域保护后,让全国市场都处于同一个执行标准,一视同仁,让优秀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更好地服务全国市场,同时也让不优秀的企业迫于外来竞争和生存压力进行改革和寻求进步,最大程度地将全国市场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保证经济的增速。
江苏盐城的新能源风电产业
《意见》强调,要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这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对于一批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未来可以,更好地借助统一大市场来集聚资源,跨越区域限制,从而做大做强。
未来的下沉市场里,将更容易培育出优势产业和头部企业。
资源过度地向大城市集中,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诟病。未来的格局中,商品、服务以及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大家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低线城市怀抱无可比拟的人口优势和巨大消费潜力的下沉市场,只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大做优,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就会具有一席之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将是下沉市场崛起的重大契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