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形态的氮肥你真的知道怎么用吗?它们的特性与作用
发布于 2022-06-02 15:49
氮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它是蛋白质分子核酸和生物体内各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生长更是离不开,它们被用于制造叶绿素分子参与光合作用。缺少氮元素的植物会枯萎死亡,虽然空气中还有大约78%的氮气,但他们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需要经过微生物转化为安态氮和硝态氮,才能通过植物的根系被吸收,用于构建植物体内的有机分子。

氮含量在植物上的分布:
1、生育前期叶片大于生育后期叶片。2、幼嫩器官和种子中含氮量较高,而茎杆含量较低,尤其是老熟的茎杆含量更低。3、在各个生育期中,作物体内的氮素的分布有不同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茎叶中的氮素就基本向籽粒、果实、块根等器官中转移。成熟时大约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等器官。

目前常见的三种氮肥:
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酰胺态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素,那么他们有那些特性啊?先来说下硝态氮,1、易溶于水,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2、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3、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消化作用,易造成氮流失,4、硝态氮肥含氮量较低,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那么铵态氮又有哪些特性呢?1、易溶于水,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适应用在水田,3、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4、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5、浓度太高会对幼苗产生毒害,对钙镁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接着我们来说下尿素的特性,1、尿素的含氮量高,含量高达46%,2、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合使用,3、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所以应适当提前使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