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端午将至,粽子检测知多少?

发布于 2022-06-02 18:13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见,粽子开始陆续上市。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的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2年版)》中明确了粽子的抽检检测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及其钾盐作为食品的防腐败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目前研究表明其对生物体只表现有低毒性,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GB 2760-2014)明确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


糖精钠


糖精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是使用历史最长,也是最引起争议的合成甜味剂,在生物体内不被分解,由肾排出体外,对人体有致癌性。故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GB 2760-2014)明确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


安赛蜜


安赛蜜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超标食用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严重。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大出血。故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中明确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判定粽子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新鲜度及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或生产设备卫生条件不达标;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人食用了菌落总数超标的粽子极易腹泻、呕吐。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致病菌,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的粽子会使人呕吐。预包装食品及生产日期在2022年3月7日(含)之后的预先包装但需要计量称重的散装即食食品检测。生产日期在2021年11月22日(含)之前的预包装食品按GB 29921-2013判定,生产日期在2021年11月22日(含)之后的预包装食品按GB 29921-2021判定;生产日期在2022年3月7日(含)之后的预先定量包装但需要计量称重的散装即食食品按GB 31607-2021判定。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致病菌,是粽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检测指标。人体感染沙门氏菌会使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肾炎。预包装食品及生产日期在2022年3月7日(含)之后的预先包装但需要计量称重的散装即食食品检测。生产日期在2021年11月22日(含)之前的预包装食品按GB 29921-2013判定,生产日期在2021年11月22日(含)之后的预包装食品按GB 29921-2021判定;生产日期在2022年3月7日(含)之后的预先定量包装但需要计量称重的散装即食食品按GB 31607-2021判定。


霉菌

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极易利用事物作为营养物质大量生长繁殖,并代谢分泌出各种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这些真菌毒素大多对人体有致畸、致癌性。


商业无菌


商业无菌主要是针对真空包装类粽子的微生物控制指标,是指所有能在产品中生长和形成败坏的微生物受到破坏和杀菌程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