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大量时间看手机的人,一定要警惕这个问题!

发布于 2022-06-02 22:14

据《2021眼健康及干眼科普报告》显示,我国的干眼发病率为21%~30%,也就是说,5个人之中有1~2个人受干眼的困扰。上班族,低头族更是高达80%。


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全民都步入了看屏时代。

 

通勤路上,了解一下今天的国内外大事。

(看看今天有什么瓜可吃)

 

上班,对着电脑目不转睛努力工作。

(摸鱼,不存在的)

 

吃饭,就着美食博主视频下饭。

(看看也香)

 

上床睡觉前,逛逛某宝打几局游戏。

(睡前仪式要有,不然睡不着)

 

周而复始的后果就是——眼睛干涩、迎风掉泪、还会刺痛干痒......

 

有些人以为干眼只是一个眼睛疲劳的缩影,其实干眼,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干眼,是眼睛“病”了

很多人容易将视疲劳与干眼症混淆。干眼症是泪膜稳定性下降致使眼部不适的总称,常见症状就有视疲劳、异物感、干涩感,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烧灼感、眼肿、眼痛、畏光、眼红等。


干眼症并非只是一时疲劳所致,须予以重视,尽早干预。否则,延误病情可导致丝状角膜炎、角膜上皮角化,严重还会引发眼表炎症,导致角膜溃疡,甚至导致失明。

干眼与什么有关

干眼的病因繁多,发生机制复杂。一般来说,容易发生干眼的人群有:

 

  • 眼部手术后的人群

由于术后泪液的分泌及质量的异常,可引起泪膜不稳定等眼表损害,而易患干眼;


  • 经常戴隐形眼镜的人群

由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导致泪膜代谢功能下降,而易患干眼。此类镜片包括美瞳等角膜接触镜;


  • 眼睛本身有基础病的人群

由于患有眼睛损伤或眼睑异常类基础病而易患干眼;


  • 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

由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疾病,而易患本病;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由于所服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而易患干眼。如抗组胺药、部分降压药等

 

 

另外,气候干燥,长时间待在空调或暖气房里,泪液蒸发过快,也容易引发干眼症。

出现干眼怎么办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眼表疾病,如果得了干眼,首先要尽可能纠正各种引起干眼的危险因素,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多眨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多眨眼有助于泪水的分泌。建议长时间操作电脑、驾车、读书的人要注意休息,用眼1小时左右休息15分钟,可以闭目养神,可以眺望远方练习眨眼睛(每分钟20次左右),减少每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正确热敷+穴位按摩

长时间用眼后,可将双手摩擦生热,敷在眼睛上,这样可起到热敷的作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眼睛发生了炎症,此时已不适合热敷了,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可按摩眼局部的太阳穴、攒竹穴、承泣穴等帮助眼睛舒缓压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少熬夜,适当运动。同时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隐形眼镜、美瞳的次数和时间。


合理使用人工泪液

虽然人工泪液常用于治疗和缓解干眼,是目前公认治疗干眼的首选方法。但市面上的人工泪液往往成分不明,多含有添加剂等对眼睛有刺激的成分,长期使用会损害眼表细胞,进而影响泪膜的形成,从而加重干眼。故需要使用人工泪液等眼药水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均衡的饮食

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摄入鱼类、豆制品奶制品、蛋虾等富含钙的食物,以及芝麻等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对护眼都是有帮助的。


注意:如果尝试上述方法后干眼症仍不能缓解,请及时就诊,接受专业的诊疗。

本文选自:视觉健康顾问

想要了解更多眼科科普知识,可以加好友进聊群互动!

分享
点收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