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比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怎么选?
发布于 2022-06-02 23:34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 均有抗菌作用,但易受到β-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活。克拉维酸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其药动学特点与阿莫西林相似,故药厂按一定比例将两药混合制成复方制剂,能够保护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降解,还能降低阿莫西林对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因此将两者制成复方制剂抗菌效果更好。目前市面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配比众多,包括配比2:1,4:1,7:1,8:1,14:1和16:1等规格,临床在选药时有很多困惑,不同配比的区别是什么?哪个配比最佳?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不同配比的复方制剂进行比较,以供临床参考。
不同配比与疗效关系
不同配比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临床和微生物学比较有效性的数据很少。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中更高比例克拉维酸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制剂的抑菌效力,即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的比率与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程正相关。王晨等报道通过PBPK模型计算与模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同配比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结果反映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中更高比例克拉维酸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制剂的抑菌效力和生物利用度。
不同配比与不良反应关系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复方制剂与单药阿莫西林相比,由于克拉维酸的加入,增加了胃肠道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艰难梭菌感染;有文献报道,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相比与蛋白的结合率高,热稳定性更差,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认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发生的典型胆汁淤积性肝炎比单用阿莫西林引起的肝损伤更常见。已有研究提示克拉维酸是导致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钾肝毒性反应的致病组分,降低克拉维酸的比例,可降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的肝毒性。
高配比组方存在的意义
2002年,FDA还批准了16:1和14:1高配比的组方,这两个配方有些特殊之处,首先在适应症方面:16:1主要针对成人重症患者,尤其是对耐药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等症,可考虑静脉给予配比高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制剂;14:1针对儿童,当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使用超过45mg的阿莫西林时,用这个配比可以保证克拉维酸钾不超量。其次,这两个配方采用双层片缓释技术,以免过高剂量“突释”带来的安全隐患。
结语
一般克拉维酸钾每日最高剂量不大于500mg,阿莫西林剂量的增加会影响克拉维酸的生物利用度,在组方中,虽然克拉维酸基本无抑菌活性,但当其质量百分数不小于15%,即阿莫西林的量不大于85%时显现更低的MIC90浓度水平,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抑菌活性。由于克拉维酸钾的成本价格远高于阿莫西林,以及过高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结合过往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目前已上市产品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和8:1制剂为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角度的最优配比产品。
参考文献
1 .蔡文辉,张文莉,付英梅,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11):805-809
2.王晨,胡昌勤,许明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配比制剂中克拉维酸的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18):2213-2216.
3.罗昱澜,莫碧文,尹友生,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29-131.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