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发布于 2022-06-03 09:17
来源:英华兰DrBing
01
一直有家长要我写娃的抗挫能力。娃芝麻大的小事儿就嘤嘤嘤,家长很郁闷,于是要方子救救近火。
我海外多年见过很多案例,好好中产家的娃因为感情、失业问题,有的变成酒精依赖,有的吸毒,有的跌入社会底层,还有的自杀。。。
我觉得,抗挫能力培养的重点,应该放眼未来。
看着娃嘤嘤难受的话,应该看“止哭”类文章。
另外,近年渣男出轨案一宗接一宗,女娃抗挫力似乎更有必要。
媒体上关于培养娃抗挫能力,浅层的东西嘛,能扒拉的都给扒过了,也无非就是什么“不要过度保护”,“培养独立性”云云。
还引申出了“穷养”、“挫折教育”等等,例如开支节俭、从小做家务、体育锻炼,旅行登山远足等等。。。
炒冷饭的东西,都不好意思再聊了。
但有些家长曲解了,前阵有个网络视频,一家出游,爸爸嘴欠招惹娃,娃哭成了个泪人儿。
爸爸跟娃解释:这是为你好,为了锻炼你的抗挫能力,故意刺激你。。。
这种“挫折教育”纯熟家长脑洞太大,请勿模仿!
之后该视频引来了鸡汤党的围剿。鸡汤党认为,只要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娃一定会内心强大,内心强大,则一定抗挫力杠杠的。
额,逻辑推理似乎很严密,实际上嘛,啃老的、妈宝的,谁不是在“无条件的爱和信任”下长大的?
所以理工狗Bing今天跟你逻辑分析一下下。
02
任何物体都有个稳定常态,包括人的情绪,在外部作用下,情绪会波动,遇到挫折谁都有一头撞死的想法。
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情绪就逐步平复了,回到常态。可谓时间治愈一切。
抗挫能力就是在遇到挫折时迅速使自己恢复常态的能力。
人也会“摊上大事了”,自己万一控制不好,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抑郁症),所以“抗挫能力”很重要。
举个例子。幼儿园里为了一个玩具俩娃相争,A娃人高马大,胖揍B娃。
有几种可能结果:
1)B娃神经粗大,嘤嘤嘤一阵后,另找一个玩具,嗨翻天玩了起来。
2)B娃找到老师,打A小报告,老师怒而制裁A娃。B娃报仇雪恨。
3)B娃和父母交谈后,意识到自己弱小,于是锻炼身体,收买同学,成为一方霸主,收复A娃。
4) B娃情绪崩溃,倒地大哭,从此不愿意上幼儿园,或转为攻击性,胖揍更弱小的CDE娃发泄情绪。
从上面简化的“遇挫”模型的4种结果,前三种可以说都是成功抗挫的典范。
1)是心理调节,疏导内心负面情绪,自我安抚为导向的。神经粗大天然呆有天然优势。如果你把这叫作啊Q精神我不会拦你。
2、3)是问题解决,以客观处理问题为导向,通过具体解决问题,排除挫折根源,从而回到常态。
所以也就是说,其实所谓“抗挫”,实际上就这两个手段:
问题解决好——技术性问题,单纯和实力相关。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坑,坑不赢就跑。
灰太狼说得好:留得青山在,我会回来的。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并不横躺在眼前等你来捡现成,而是要你沉下心来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采取行动。
要逼自己进入高效思考工作的状态,到底还是离不开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非常不容易。
人的大脑分理性脑(neomammalian complex)和感情脑(paleomammalian complex),是双系统平行运行的。人在难过、应激状态的时候,更是系统瘫痪。
结果就是造成了很多“道理明明懂,就是想不开”的悲剧。
这时候有一种东西就起作用了:观念。
03
我有一典型“小女人”类型的大学闺蜜,和男友恋爱多年,爱得你死我活。婚前一周男方忽然悔婚了。
闺蜜的世界瞬时天崩地裂,狗血程度10086。
没想到经历了一个月的低谷,闺蜜就满血复活了,活蹦乱跳,朋友圈狂发约会照。
我问她是怎么那么快想开的。
闺蜜霸气地说:要马不停蹄约会才可能3年内遇到适合的人,才能在35岁前生娃,时间那么紧迫,老娘哪有时间难过?
再说,我们大学英语学那句don't cry over spilt milk,(别为打翻在地的牛奶哭泣),那男的就是打翻的奶,老娘才没时间为他难过。
不愧是潮汕的姑娘啊,当时就为她的务实精神欢呼了。
话说我家从小对娃灌输的观念也是这样的。所以务实主义也是我人生观的重要部分。
记得高考数学从考场出来,自以为考砸了,感觉很崩溃。
没几分钟转念一想:“这情绪继续下去非得把下一科拖垮!还是赶紧振作起来,把下科考多几分拉一下今天丢的才是当务之急!”
思维一转过来,情绪就立刻高涨了。
果然下一科就是开挂状态考完的。
前阵看到知乎上有个匿名分享,写出了和我童年被妈妈“洗脑”相似经历和感受,放上来。
小学起我遇到挫折时,总会找妈妈倾诉。
我妈的思维很直接: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解决的办法有哪些?然后坐下来和我一起分析。
这一公式实在太简单粗暴,以至于我那些幼稚的烦恼在我妈眼里简直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我适应了这种思维模式之后,生活中的挫折和沮丧,一下子少了很多。
为什么?因为可以被解决的问题都影响不了我的情绪了。而那些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也不觉得难过,毕竟没必要为不可抗的东西把自己搞得不舒服,不是吗?
这和我Bing一直奉为人生信条的“你其实什么都不用担心”原则太相似:
这理儿估计大家都认,但遭遇真枪实弹的挫折,估计就表现各异了。
毕竟要潜意识也认这个理,那就要靠从小被家长灌输“洗脑”,才能深深植根在观念当中。
话说时隔5年,那位闺蜜早已经找到如意郎君,生下一娃,实现了目标。
04
总的来说,培养娃的抗挫能力,核心在于,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连贯地向娃灌输他务实积极的观念: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控制情绪,寻找出路;
面对不可挽回的损失,安然接受现实,积极善后,并客观接受自己负面情绪,尽量少依赖烟酒等自我伤害的手段来逃避。
这观念深入脑髓,那就成功了。
至于其他的所有一切手段,无非都是为娃制造机会,在体验中深化理解这个观念而已。
例如最锻炼抗挫能力的体育竞赛: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在失利情况下,绝不能沉浸于“真TM倒霉”,“对手是个妈蛋”这种毫无建树的想法和情绪。
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高度专注把握住反败为胜的机会。
输了,就很快调整情绪再战,当队长的话还要鼓舞士气。。。
等适应了这种务实的思考模式,娃子绝对受益终生!
微店+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股盛文玩
更多股盛文玩精品
也可添加个人微信了解咨询
加好友时需验证信息“文玩”方可通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