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报考家庭教育指导师?

发布于 2022-06-03 09:14

“家庭教育指导师达年薪50万”,家庭教育指导师到底是什么岗位?


在BOSS直聘上定位北上广深,搜索“家庭教育指导师”,可以看到该岗位年薪普遍在15-30万元之间,最高年薪为50万。


在猎聘网查询,同样可以查询到家庭教育指导师招聘广告,年薪在10-30万元之间。



很多人不知道家庭教育指导师是什么?


其实就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帮助家庭幸福的专业人员。


往细一点讲,也可以针对家庭教育的具体活动,要求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学习、处理学校事务,陪伴指导孩子的素质类教育活动,正面引导孩子发展。学习家庭教育指导相关课程,将帮助更多人掌握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学会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国已发布多项相关政策,鼓励家庭教育,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至少需要46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年收入可达10万元-50万元。



国家立法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和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各地依托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或互联网平台等……科学系统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

家庭教育

什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问题咨询、信息服务、活动组织等专业的指导人员。或者简单的说,是能以科学的方法帮助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专业工作者。

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相结合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在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及其家庭成员关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解决中小学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个人交往、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过程中给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理、心理问题。能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给到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能够以多种形式帮助家长制定孩子的教育策略。通过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心,平复出现裂痕的家庭关系,修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家庭获取幸福。


职业前景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意义与前景?


人才缺口大
        中国城镇有2亿家庭,按照每80个家庭需要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计算,人才缺口为250万。
     ☑重视程度高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家长的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师必将成为未来三十年的黄金职业。
     ☑需求时间长
       对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消费并非是一次性的,家庭教育计划应贯穿从优生优育、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到老年整个家庭历程,一个家庭会在至少20年的时间里都需要家庭教育指导。
     ☑客户关系稳
       家庭教育行业实行的都是一对一教育,属于亲职教育范畴,不会出现同行争抢的情况。
     ☑职业收入丰
      每个家庭教育指导师每年服务80个家庭,如果按每家消费2000 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6万元。
     ☑自主程度高
      家庭教育行业以专业知识做后盾,以职业能力证书做保障,在工作上和经济上都相当独立。
     ☑就业空间大
      通过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能力认证,不仅可以选择在教育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任职,其正规的专业培训和金牌证书还可以在妇联、社区、公务员、教师等机构与职位的招聘面试中占尽优势。


考证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师有什么用?


   ☑与教育局、妇联和社区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站、指导中心。
    ☑入驻当地家庭教育讲师团,借助讲师团扩大自身价值及影响力。
    ☑从事兼职、全职家庭教育工作,就业更灵活选择空间更广。
    ☑可以自己创业,开设自己的工作室,每个月可以挣高额收入。
    ☑家庭教育行业是朝阳行业,是高收入行业,同时又是一个人才缺口非常大的行业,收入有保障/挑战高薪。


适宜人群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适宜人群?


1.渴望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全职妈妈、社会服务者;
2.大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早教及课外培训机构老师、负责人;
3.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服务机构、社区居委;会、婚姻家庭咨询指导中心、家庭服务中心从事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员;
4.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
5.家庭教育爱好者、有志向从事家庭(亲子)教育并跟踪指导解决家庭问题的各界人士和家长。


解决问题

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能解决什么问题?


1.知道家庭教育指导师很重要,但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哪入手;
2.培养孩子有困惑,很头疼,但不知道如何解决;
3.面对家长的教育困惑,不知如何帮助对方;
4.面对儿童的成长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5.接触过家庭教育,不知道如何具体开展工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