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促进知行合一的跨学科活动设计——普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小学探究型课程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于 2022-06-03 10:25


2022年5月23日下午,来自普陀区各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和探究型课程教师相聚云端,共同参加了“促进知行合一的跨学科活动设计”——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探究型课程联合教研活动








课前调查活动由探究老师带领,以学生居住的小区为单位,开展观察与访谈。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探究课上的调查发现,聚焦小区生活的四个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原因,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学生服务能力,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指导 形成有效策略



课堂的出彩离不开前期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新普陀小学东校教师徐子川分享了课例《社区访谈及策划行动》。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改进活动,他结合项目任务,基于能力目标体系,厘定访谈、设计制作与改进、活动策划与实施、合作与个体责任四个领域的能力目标,并转换、梳理形成课时目标序列。对于项目活动的难点解决运用了三种教学策略:细化环节、模板指导、案例学习





跨学科融合式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直接从书本或教师处获得知识,而是把知识直接应用于生活,通过解决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体验真实的生活,获得社会性成长



探究活动 培养思维能力



新普陀小学东校教师茅思诗交流了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创意地生活”中《我们有新玩法》的活动教学案例。她从“善用身边资源、注重实践体验、开拓游戏思维、重视课后延伸”四方面,介绍了教学中如何通过启发思考、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废旧物品一物多玩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会有创意地生活



普陀区探究型课程教研员翁亚斌特别强调学科主题学习的三个设计原则:立足本课程、一体化设计、聚焦新内容,同时还详细介绍了“问题分析”和“决策”两项通用学习策略的应用方法,并说明了小学段的设计指导范例


普陀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汤永蓉用九个字高度概括了此次活动:链生活、重指导、促行为。她指出,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只有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对社会、对民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此次教研活动是跨学科视域下的一次尝试,未来仍将继续把握“三个融合”,即课程融合、教研融合、活动融合,创新教学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来源:教学研究室

■ 审核:颜欣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