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风吹夏日长,气象谚语知多少

发布于 2022-06-03 14:33


THE WIND BLOWS LONG SUMMER DAYS

风吹夏日长

气象谚语知多少


谚语,是经过口头传播,广泛流传于民间,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的短语。

气象谚语更是随处散落在经典里的珍珠,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时时刻刻活跃在广大群众的语言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千年历史,疆域辽阔,文化厚重,流传于乡野民间的气象谚语庞杂繁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现实意义。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吧!


东风急,备斗笠

风急云起,愈急必雨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

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有时会出现五彩缤纷的霞。日出前后在东方天空看到霞称早霞,日落前后的霞称晚霞。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形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

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晚霞行千里”。


而气象谚语不止天色来辨别天气状况,亦会使用云朵形态来辨别。


天上鱼鳞斑

晒谷不用翻


天空的云朵形状像鱼鳞的话,天气就会很好。

鱼鳞斑多数是高积云,出现这种云层是天气将转晴并且有两三天万里晴空的征兆。原因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从而出现连续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


天上起了钩钩云

地上不久雨淋淋



看到天上有钩状的云,这两天就会下雨了。“钩钩云”气象上叫作钩卷云,它是一种丝缕结构的高云,呈白色,云体很薄,云丝往往平行排列,向上的一头有小钩或小簇,下有较长的拖尾,常分散出现。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多预示着新的天气系统将要移来,天气将要转坏的过程。

杭州即将入梅,而对于易造汛期渍涝灾害的梅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民间流传有许多谚语。


三九欠东风

黄梅无大雨



“三九”通常在公历1月9日至17日,“黄梅”是指6月6日至20日左右。其意是说,三九期间如东风很少或没刮过东风,则对应芒种节气间雨量将会偏少。由于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照天气变化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天气过程再现。



发尽桃花水

必是旱黄梅



“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明显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水偏多,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热带高压势力又往往周期性地相对减弱,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导致两个时段雨量呈反相关。



资料来源 | 网络

编辑 | 潘思樾

审核 | 温佳妮

审定 | 邵健



新浪微博:@杭州市气象志愿者服务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