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的饭圈,到底是不是集体自我PUA?

发布于 2023-10-15 01:44

近几年来,PUA一词随着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变得广为人知,甚至PUA一词的语境从“情感关系”转移到了“饭圈”上,那么饭圈真的是集体自我PUA吗?

不管网络上有多少不理解的声音,“227事件”之后沉寂了快两个月的肖战,在新单曲《光电》发售的首日,销售额就高达7300多万元。

在这个数字以接近破亿趋势增长之时,网络上骂声也一浪赛过一浪,尤其是那些逼着学生粉105张起步买专辑的言论出现后,PUA的名号直接挂在了饭圈头上。

在北大被害女学生包丽事件之后,PUA成为了全民讨论热词,一时间,PUA也从原本的“通过对异性诱骗洗脑,欺骗异性感情,达到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目的的一整套方法体系”这一释意,扩展到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以及当下饭圈的粉丝之间。

现在,最狂热时间过去了,不管是粉丝、吃瓜群众,应该都回归冷静了,那么,不如我们理性探讨一下,饭圈究竟是不是一场集体的自我PUA?

饭圈再失智,与PUA仍有本质区别

PUA被泛化使用之后,网络上随便搜一下这个词,出现的都是“出现这几种迹象,说明你正在被PUA”“恋爱半年,发现我男朋友一直在对我PUA”……

当我们在警惕着身边的PUA行为时,而饭圈却似乎与PUA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两性之间的PUA,大多是通过对以女性为主的目标对象进行长期的、精神的打压,达到让受害者甘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实施者身上,形成完全的精神依赖。

而在饭圈,一些狂热的粉丝,主动将自己的灵魂“献祭”给了偶像,并给自己缔造了一个幻梦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偶像就是“神”,维护偶像的一切成为行为宗旨,现实生活里的一思考与立场都可以为之让位。

一个是出于被迫,一个是主动,但这两只者之间达到的精神依赖的结果,就成了网络上所说的,饭圈是场集体的自我PUA。

但在“螳螂财经”看来,饭圈再失智,与PUA仍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需要区分的是,PUA是犯罪、犯罪、犯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饭圈却是粉丝经济里,商业运作里的其中一环。

虽然PUA早期只是分享男性如何通过技巧和心理学应用,去接近、搭讪自己喜欢的人,但随着PUA进一步发展,已经呈现了诈骗化发展趋势,并与诱奸、骗财、骗婚等词汇常常联系在一起。

在百度百科上关于PUA的词条中,分享了几则PUA犯罪案例。例如,2018年,被曝光的“享妞军团”的PUA组织,教授学员骗财色技巧,以“自杀鼓励”、“宠物养成”、“疯狂榨取”为卖点的PUA课程,甚至为达到情感操控目的,不惜鼓励女生自杀。

这些涉及到侵犯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是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但是在饭圈,虽然追星的狂热风气或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却是当下流量当道的商业运作里的其中一环。

从TFBOYS开始,到《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两大偶像养成综艺,饭圈文化一步步走到了发展到了高峰,并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如今,哪怕从不追星的人,也会知道C位、打call、PICK这次词背后的意义。

而身在其中的粉丝,更是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经济。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中国追星族超5亿,36%追星族表示愿意为偶像每个月花100-500元,背后的市场规模达到千亿。

5亿粉丝,千亿市场,打榜氪金成为了常规的商业操作手段。也就有了文章开头肖战的专辑能被卖到破亿,屠榜各大音乐平台。

其次,被PUA的对象是完全的受害者,而饭圈行为多是吸食“精神鸦片”。

有犯罪,就有受害者。

北大女生包丽的悲剧事件,就是成为PUA里彻底的受害者后,最严重的发展走向。

处在PUA关系里的受害者,除了被精神控制,还会被要求做太多违心的事,有些要求是伴随着恐吓与胁迫,这在包丽事件里曝光出的聊天记录可见一斑。

这就好像,一个人不慎掉入了恶魔的手里,从此就饱受着精神身体的双重折磨,并且无从摆脱。

但是饭圈的狂热追星,却是出于精神空虚的需要而主动吸食的“精神鸦片”。

一个为肖战的单曲贡献了300张销量的狂热粉丝对“螳螂财经”剖析了自己,作为最大的00后,还没走入社会的她,追星最大的需求就是寄托暂时还不需要为生活操劳的精神世界。

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空虚”者,在粉丝群体中,因为有了共同“守护”的偶像,他们互相鼓励、刺激甚至极端的出现了上文中逼买专辑的言论,但正是在这个群体中,感受到了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并“成功”的乐趣,获得在现实中少有的精神奖励。

对于大多数追星的人而言,他们并不是受害者,甚至有些人会因为有了偶像而有了努力的动力,当然,也不排除极端的追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对比PUA里彻底的受害人,追星顶多是狂热份子吸食“精神鸦片”。

严肃不该被消解,PUA也不该被泛化

在疫情期间,“螳螂财经”就网络上出现的称武汉为小笨蛋、将病毒拟人化等现象发文表示过,将严肃事件以饭圈文化消解,是将灾难的娱乐化,不管有多好的出发点,都非常不得体。

但现在,“螳螂财经”也想说,PUA被泛化使用,会造成对犯罪行为的忽视,而那些真正处于PUA中想求救的受害者,他们的声音会淹没在PUA娱乐化的套用中。

回头看一眼,在PUA成为全民热词后,都被套用在了哪些场景里?

在搜索引擎里、豆瓣小组里、知乎问答里,充斥着不少这样的标题:“好气啊,我这是被男朋友PUA了吧?”“老板总是处处打压我,他是在PUA我吧?”“完了,对比下来,我觉得我爸一直在对我PUA!”“舔狗是被PUA了吗?”

于是,在两性PUA论之后,父母PUA论、职场PUA论等等与人际关系里,PUA都在被套用。

但实际上呢,也许只是情侣中一次有分歧的争吵,也许只是员工的能力不够,也许只是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唠叨一些小事……

应该承认的一点是,当全社会都在讨论PUA的时候,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但同时,当PUA越被频繁地提及,人们对这个词汇背后的真正危害,就越不敏感。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经历去理解PUA,就会变成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说的情况:

“照这样下去,只要有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地方,只要有权力结构的地方,都可以无缝对接PUA了。就像主动追喜欢的女生就是舔狗,舔狗就被贴上PUA的标签,我喜欢一个人我不去追,难道原地不动等着她走过来?”

是的,当PUA被泛化使用,甚至娱乐化的消解,我们可能就忘了,这个词汇的背后,是与犯罪挂钩的行为。

而再回到饭圈,那些极端粉丝的行为再恶臭、再有攻击型甚至还潜藏着对人格尊严的践踏,但他们从来不是以玩弄、伤害别人为目的的PUA。

而饭圈最受诟病的“用各种权力来横扫所有异见和异己”,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失智行为,而这点,在社会学家埃里克·霍弗的《狂热份子》里,有过很好的解释:

“何谓“忠实信徒”?就是指作为群众运动中坚的追随者,他们狂热地相信自己的信仰、主义绝对正确,而其他人的信仰、主义则绝对错误。很多群众运动摧枯拉朽的力量,正是来自其追随者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他们不会因为危险而却步,不会因为障碍重重而气馁,不会因为有反面证据而困惑,因为他们根本否定有危险、障碍和反面证据的存在。”

只是,作为利益相关的偶像,在那些偏激的粉丝行为面前,不该沦为沉默的帮凶。粉丝就如偶像手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把剑从来不止是象征着光辉的法杖,同样也象征着死亡的镰刀。

总的来说,饭圈的行为再恶臭,与PUA仍有本质区别,而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被泛化使用的PUA或将直接导致真正的被PUA的受害者无法发出声音。而对于普通吃瓜群众,比起随手套用PUA,认真了解PUA背后的陷阱,学会自我保护,比什么都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