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为什么先要放下“面子”?

发布于 2021-09-01 07:51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这话一点都不假,当我们回首往事,过去的一切就犹电影重放的画面一样依次再现。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活着,其实都是要扮演自己的角色,只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角色修成正果,有些人则在角色当中迷失自己,继续堕于轮回之中罢了。

因此,人活着,本质上就是一场修行。

那么,我们如何演好这一生的修行呢?

我个人的答案是放下“面子”,即:真正的修行,就先要放下“面子”。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现实当中,确实有些人由于放不下扮演的“面子”,最终迷失角色当中,无法认清真正的自己。

因此,如果放不下 “面子”,就意味着无法跳出扮演的角色,做不到真正的修行了。

那么,放下“面子”,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即:

一、放不下“面子”,就永远只是扮演的角色,而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

所谓“面子”,本质上只是一个临时的角色。

换句话说,你在工作岗位上,由于工作的需要,职位的责任,就需要你扮演着诸如经理、主管、会计等这些角色;你在家里,其实也一样,需要扮演父母、家长、儿女等这样的角色,就算在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因此,如果你把这些角色误认为是真正的自己,那你就错了,因为这些岗位或身份只是你临时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你。

甚至可以说,真正的自己,其实一直隐藏于这些角色或“面子”的背后,当你放下“面子”的时候,才有可能让那个真正的你显现,而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讲真正的修行,先得放下“面子”的根本原因。

二、放不下“面子”,就会受到“面子”的束缚

从另外方面讲,“面子”其实是修行或者认清自己的一种障碍。

正是由于这种障碍的存在,人生才会有“苦”,如悲欢离合等,说到底,都是“面子”惹的祸。

或许正是因为对于这一真相的透彻认知,佛在《心经》中才讲“心无挂碍”,即: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

也就是说,一个人唯有放下“面子”,才可能做到“心无挂碍”,不再受到各种障碍的束缚,达到自在的状态。

当然,这种状态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

三、放不下“面子”,就会随着“观众”喜好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我们讲,人在生活当中,其实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面子”。

而这些“面子”本身就需要随着“观众”喜好变化而变化。

所以,无论你扮演的角色如何深入人心,也不可能改变“扮演”的属性,进一步地说,只要是角色,那就仍是虚幻,而非真实。

换句话说,若是你不能放下“面子”,跳出角色的束缚,那么,无论你演得多好多真实,都依然是角色而已,算不上真正的修行。

正是有鉴于以上这些内容,我们才讲真正的修行,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面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