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老年人养生误区,都在这儿了,赶紧看一看
发布于 2021-09-01 11:47
生活中,有很多唬人的“健康建议”,比如,大家都听过: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趁热吃,对肠胃更好;坚持素食有助长寿...
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害了很多人!
误区1: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相信大家都听过“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种说法,甚至有人说每天适量喝酒可以“活血”,还有“专家”大肆宣传适量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误区2:多吃水果身体好
水果属于生冷食物,吃水果要有度,更要以自己脾胃的功能而定。东方人本来就体质寒,脾胃容易寒,脾胃功能弱的人,建议吃水果要适量。
误区3:晨起凉白开,喝走血栓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是生命之气,阳气损伤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所有系统、脏腑、经脉、肢体等发生各种各样的病症。晨起喝凉白开水,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长期有这个习惯的人大多逐渐出现虚寒的病症,鼻炎、女性出现痛经甚至闭经,男性出现胃病、性功能降低等。
误区4: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也热爱“食补”。有什么东西都喜欢“趁热喝”、“趁热吃”,其实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误区5:天天五谷杂粮,远离三高
很多人不知道五谷杂粮中含有一些抗营养的成分,可能会引起铁元素流失。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的人群,可适量增加粗粮摄入;胃肠功能较差的60岁以上人群,以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应少吃粗粮,并且做到粗粮细吃。
正常人吃粗粮以每天一次为宜,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人群则可以一天1~2次。吃粗粮的最佳时机是在中午,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好。
误区6.睡前一杯温牛奶更好眠?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的确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但是睡前喝牛奶,机体需要消化和吸收,肾脏需要在休息状态下继续工作,长期以往,会大大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伤肾!
误区7.出汗能排毒?
出汗的目的不是排毒,而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本能手段。人体的汗液中高达99%的成分是水,剩余连1%都不到的成分包括钠、钾、钙、氯以及尿素氮等,其中能和“毒”沾点儿边的大概就只有尿素氮了。而尿素氮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人体,汗水里那一点点的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误区8、每天2万步,活过100岁
骨科专家指出,走路运动虽然有利于健康,但运动要掌握适当方法,大量走路或会损伤腿部!如果天天都是2万步,很有可能会伤了膝盖。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走个几万步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误区9、盲目吃素
很多中老年人在养生的过程中,盲目认为吃素对健康有益。其实,长时间吃素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某些营养物质无法及时提供,出现疾病的可能性也会比较高。因此在养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均衡营养才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方式。
误区10、大量喝养生茶
平时中老年人养生的过程中,需要避开一些误区,例如大量喝养生茶是不可取的。不同养生茶的性质不同,适用的人群也不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这些养生茶。例如患有胃部疾病的人,如果经常饮用绿茶,反而会导致胃部病变加重,主要和绿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物质会刺激胃部有关。
误区11、泡脚时间过长
很多人认为养生的时候应该多泡脚。虽然泡脚确实是养生的有效方式,但是泡脚却不宜时间过长。很多中老年人总是长时间泡脚,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的情况。平时如果想要通过泡脚的方式来促进健康,应该合理控制好时间,切不可长时间泡脚。
误区12、盲目使用保健品
很多保健品都会夸大宣传功效,其实,随着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本身就会存在一些正常的退化。轻易相信并服用保健品,甚至以为保健品能代替药物,会导致延误本身患有的疾病。
误区13、滥用补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将滋补药品视为延年益寿的重要补品,经常大量服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滋补品都适合老年人,也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误区14、补钙越多越好?
对于一般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800毫克的钙就足够了,且最高不宜超过2000毫克。每天大量吃钙片,机体利用率反而降低,还会给机体代谢带来负担,以及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
误区15、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很多人认为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蛋黄。其实,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需的物质。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鸡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这15个“健康陷阱”害了不少中老年人,赶紧送出去,让大家都看看,别让你以为的“好习惯”毁了你的健康!
记住,我们有一天都会老去,年轻从来不是资本,健康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科学的管理,很有必要,这不仅仅是对家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学习健康管理知识,知健康,懂健康,做家人的健康守护神,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常见的八大骨关节疾病【建议收藏!】
痛风诊治指南
标准与规范丨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收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