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这样的“黑科技”你用过吗?

发布于 2021-09-01 16:02

电子学生证+电子班牌

今年2月,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进校园、带入课堂。

如果没有手机,孩子如何和家长联系?为此,不少省市校园开发了智能电子学生证,具有多重安全定位、定向通话、家校互联等功能。

智能电子学生证看起来像公交卡大小的卡片,将学生照片、姓名、年龄、入学时间等记录在内,集通话、定位、考勤和电子借书等功能于一体,有了它,家长既能与孩子直接发起双向通话,还能进行安全定位,随时掌控孩子在校动态和安全。

此外,电子学生证还可以与智能教室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应用系统一同接入到学校信息化平台,从而建立更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除了电子学生证,电子班牌也正在进入校园。

电子班牌,是集多功能的智能交互终端,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电子班牌可以实现“刷脸”智能考勤,进行学生上课自主考勤,提高考勤效率;可以实现走班制管理,安排走班课程、教室空闲预约安排、教师定课、学生选课等方面管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可以进行信息显示,如校园班级通知、校园班级风采、课表等内容,实现无纸化信息传递,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通过电子班牌系统,还可以实现学生作业发布、德育评价、考试计划、值日安排、发起活动、物品报修登记等功能。此外,学生可通过电子班牌与家长留言,家长用手机就能接收留言或跟孩子发起实时互动,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让校园变得越来越聪明。

校园AR实景防疫管理平台

新学期,如何智慧防疫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让校园防疫更便捷,有些学校专门开发了“校园AR实景防疫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红外测温、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手段,提供校园出入快速测温、佩戴口罩主动识别、在线视频巡查、告警视频联动、可视化预案等功能应用,实现“智能检测、远程监管、科学决策”的目标,全面提升学校的防疫水平

例如,在校区设置日常检测通道,安装非接触式快速测温和口罩佩戴检测智能设备,支持在6米范围内每分钟50-100次人体温检测。平台支持160°全景视场角同时自动抓拍识别30张进校人脸并检测是否佩戴口罩,检测结果即时显示,对体温异常、未配搭口罩人员自动检测和声光报警,辅助值守人员进行复查处理。

平台将学校的视频监控、人体测温、口罩识别等防控资源标签化展现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学校防疫领导小组可直观快速掌握校园防疫整体情况,通过视频轮巡机制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远程在线巡查,织密日常检查网。并可实时查看人体测温和口罩检测的检测数据和历史数据,便于学校领导第一时间科学决策,指导防疫工作。

关于消毒工作,学校室外空间大,人工消毒无法覆盖到所有角落,怎么办?“万能”的无人机可以解决。

宁波一所学校使用一架6旋翼无人机携带消毒液,在雾化后喷向空中,可以均匀覆盖校园内主干道、操场、教学楼等场所的每一个角落,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几万平方米的校园公共区域的消毒。

此外,风靡各个园区的无人配送车也有进入校园的案例。在北理工,一名叫“小酷”的无人车现身校园,不仅能测温、会巡逻,还能配送快递等。无人车能把包裹从快递点运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无人车的摄像头可以对收件人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后,才能打开相应的储物门。

文字丨科Way

美编丨小H

投稿邮箱丨pdst806@126.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