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会引起老年痴呆吗?

发布于 2021-09-01 16:28

央视网在2021年8月21日有这样的一档健康节目《睡不好会让人变笨吗?》,节目中专家表示:睡不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判断失误、分析能力失误、精细工作受影响。

我们在记忆力障碍门诊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代咨询的患者家属,他们会问:


  • “医生,我妈妈近一年来记忆力变得不好了,经常忘事,煮汤忘了关火,出门也忘了带上门,丢三落四的,你说她怎么啦?是不是痴呆了?”

你再仔细问他们,会发现多数患者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睡眠问题,


  • 比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片段化,白天困倦,睡眠倒错等等,

  • 甚至几天不睡,然后连续睡几天的都有,

  • 有些还会伴有精神症状,夜间游荡,各种幻觉。

这样的睡眠问题很多时候会先于记忆力下降的症状存在,并且伴随痴呆的整体病程。

那睡眠的问题和记忆力下降
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今天为大家普及一下睡眠和痴呆的关系。

睡眠是我们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它影响着生理及心理等各项功能,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一旦出现睡眠问题或者刻意的睡眠剥脱会引起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在内的一系列认知功能的改变,并且会造成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的下降。

一项研究数据分析显示,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1.68倍台湾的一项研究数据发现,原发性失眠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发生率是无原发性失眠患者的2.14倍,特别是40岁以下的患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要高于无原发性失眠的患者。

超过60%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至少存在一种或一种类型以上的睡眠障碍。


其中就包括


1

失眠、入睡困难;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3

睡眠片段化,是指夜眠浅容易醒,觉醒次数超过三~四次,白天过度嗜睡;

4

白天过度嗜睡,是指白天应该维持清醒的时间段,不能保持清醒和觉醒,出现难以抑制的困倦,甚至突然间入睡;

5

昼夜节律紊乱,患者出现夜间不睡,白天睡,睡眠倒错的这种现象;

6

睡眠质量下降。

研究还发现,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是有着高度交集的,在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前期,在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改变之前的15到20年前,患者已经出现了睡眠紊乱、睡眠障碍和结构的改变。睡眠-觉醒破坏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之一。

由此可见,睡眠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那睡眠障碍是怎么影响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改变呢?


这里牵涉到阿茨海默症产生的病理发病机制,虽然截至到目前,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是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 Aβ)蛋白在脑内的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主流的发病机制假说。

在认知正常的老年人之中,脑内Aβ水平呈现昼夜波动性:清醒时分泌增加,睡眠时分泌减少。而睡眠活动能够通过平衡脑间质液在脑中的流动,从而促进此类异常蛋白代谢产物的清除。

但是当睡眠觉醒周期被破坏的时候,促觉醒神经递质水平会升高和神经活动增强,会相应的增加此类的异常蛋白代谢产物,并且在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率就会下降。此外,还有证据表明睡眠剥脱本身可能会促进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Aβ的积累,这种积累在清醒过程中增加,在睡眠剥脱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T-TAU蛋白是另外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也有研究数据表明,在急性睡眠剥脱的时候,人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增加约50%,慢性睡眠剥脱增加了TAU蛋白在神经网络之中的扩散,另外一项关于健康人群的健康年轻人的研究发现,急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总TAU在血液水平中增高,那就证明,即使在年轻人之中,睡眠不足也会对脑部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此可见,睡眠一旦出现了问题,的确会引起人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在内的一系列认知功能发生改变,并且会导致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的下降。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我们应该重视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早睡觉!


(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微信留言或回复
即可预约
咨询预约渠道看这里
到院前1天一定要联系您的线上客服哦
或者拨打热线
181-2266 1415(08:30-17:00)
帮你合理安排时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