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科学的方法解决非科学的问题,合理吗?
发布于 2021-09-02 03:14
我们总期望用科学的方法或者科技的方法,解决非科学的问题。就像我们总是愿意用理性的逻辑来解释感性的选择一样。
这是鸡汤大行其道的原因,鸡汤被喝腻了还有一些人开始给你拿勺子,还告诉你带勺子的鸡汤才是好鸡汤。往后会不会说带纸巾或带汤碗的鸡汤才是好鸡汤,无从考证。
情绪、痛苦、孤独、恐惧、思念……
似乎没有谁能丈量这些非科学东西的大小,也不知道他们的重量、体积、密度等等。科学发展至今,我们能验证并承认这些东西的存在,也就是“有”与“无”的存在。
他们没有一个中间状态,也可能与可以测量或计算的时间、空间无关。比如,你的情绪会因为时间地点变化吗?也许会,但变多变少,变大变小,都不知道。
所以,各种与沟通、情商、爱情、取舍、选择等类别的文章、书籍、教程等汗牛充栋,甚至有人把这些当做工具敛财。
有时候,我们企图用某一个公式来解决一个难以判断的生命情感。甚至有人把相声都研究出一套公式出来。
我也曾试图把幸福度用一个公式去表述,里面包含着认知、情绪、事实、与文化背景,还有一个常数就是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然后把不同因素进行拆解,把时间因素纳入后就借用牛顿的W=Pt,公式,这个公式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家里用电的度数等,主要因为它把时间纳入其中。
可是,公式再怎么接近现实,再怎么无懈可击,你都不可能按照公式去提高你的情绪值。因为每一个因子本身就有很多因素,有很多条件。所以市面上诸多关于这些非科学的产品都可以被大众接受,只要在某一个条件上做文章,就能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人们都喜欢拿到一个确实可行的对自己有利的工具去运用,懒得去深入思考。因为思考的尽头对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空虚就是抑郁。比如“幸福就是一种自我感知”,“自我感知”是什么,不去思考,如何感知,不去思考;感知和爱一样,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到底怎么界定?不去思考。“幸福就是一种自我感知”的条件或者前提是什么?
再比如,”爱情/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拿来就用,我们基本不愿意去思考,它的前提是什么?这句话是如何提出来的?是关系破裂但自己又想维系的时候,只能用自我成长的心态面对的时候才成立。否则就可能是自私,甚至还要别人迁就你的自私。而大前提是双向奔赴的时候,爱情/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所以遇事才有商量,决疑才有沟通。
这个世界,最不能被理解的是就是有些不能被理解的东西慢慢被人理解。
最难研究的就是“心”,最不能研究的也是“心”,它非科学里最不科学的东西。但是它可以被修炼。如果我们还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方法解决非科学问题”上,我觉得是舍本逐末了。这些科学技术,学得越多,最后可能就是麻木,似有灵魂的空虚。我们需要唤醒心的真诚,激发内心的无私无欲,才能无害于己,才能有益于人。
所谓修行,就是返脑归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科学实验烧杯免抠png透明素材
做科学实验的学生
完美解决肌肤问题淘宝化妆品海报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