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最损福报的事千万别去做!很多人都常犯

发布于 2021-09-02 07:31

无怪乎
“密约®”免费“聊愈”,大胆爱无伤害。用心陪同,用爱聊愈。自然爱,不伤害。提供三种陪:人陪,物陪,群陪。施以三种爱:人爱,物爱,群爱。
992篇原创内容

知足,是有福报的

俗话说“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凡是懂得适可而止的人,就算得上一个智者了。
 
世间之人贪心、多欲,拿得起却放不下,就会产生极多的烦恼和痛苦。
 
比如在高位上的人,要他主动退下是困难的,而出了什么纰漏,被逼无奈才思退位;
 
拥有巨额财富的人,让他停下对财富的追求也是困难的,只有生了一场大病,或经历了一场大变故,从鬼门关里走一遭,他才会思考追求财富的意义何在。

正如作家巴尔扎克所说:
“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欲无止境,其害无穷。在世间,“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时有发生,及至骑虎难下,人们才知道清心寡欲才是正道。

多欲多苦,生死疲劳,实从贪欲而来。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真理。
经历千万年,世世代代的淬炼和检验,人们都已清楚欲望过多的危害,但仍然不愿意、不能够放下过多的欲望,过一种平常、平淡、也平安的生活。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叫胡九韶,他的家境特别贫困。于是为了糊口,他一边教书一边努力耕作,妻子则织布、养鸡家禽维持生计。这样他们仅仅可以自给自足,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不过,每天傍晚胡九韶都要准时到门口设案焚香,向天叩拜九下,以此感谢上天赐给他这一天的清福。
妻子见他这么迂腐,就笑他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连点肉沫都没有,如何谈得上是清福,分明是清苦啊”
 
胡九韶说:“首先,我很感恩能够生于太平盛世,没有战乱困扰。再者,我又感恩上天让咱们全家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最后,我感恩家人都健健康康的,无病无灾,也没有违法犯罪,这不是享清福又是什么呢?
 
他的妻子听了之后,感觉到很有道理,就和他一起感恩上天的恩惠。
知足之人,能把清苦当清福,自然就消受得了这种清福。
 
后来,何九韶进士及进,做了州官,他仍然过着俭朴自律、知足常乐的生活。到晚年子孙满堂,兰桂齐芳,后代都有很出息,家境蒸蒸日上。
 
可见知足是有福报的。知足者感恩,不知足者抱怨。知足者的第一个福报就是上天会给他一种智慧的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不糊涂。

贪欲,是众多痛苦的根源


清代郑板桥有一联: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世人不知足,无非是怕吃亏罢了。
生怕别人得了,自己不得,于是盲目追求,陷入欲望的深渊,甚至败坏了自身的功德。更多的欲望没有满足,反而失去了已经拥有的幸福和快乐。
可见,这种坚决不肯吃亏的人看似精明,其实是最糊涂的。他们没有看到吃亏之后的福报,却斤斤计较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实在是得不偿失。
早在两千多年前,智者苏格拉底就告诫世人:“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不知足的往往是穷奢极欲之人,他要维持自己的高消费,就没办法停下来。
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培根,他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智者,但晚年作朝廷大臣其间,却因为经济丑闻被人撸下去,虽然顾及他的名声,国王没有对他施于刑罚,但他也因此而终。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产业太多,养的仆人太多了,这令人困惑,真不知道是谁在为谁服务了。
就这样,为了维持庞大的家业,无穷的开销,他走向了经济犯罪,这跟一个智者的身份太不相符了。
智者精于才而不疏于德,德才兼备方为智者。
 
正如[清]金缀所说: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智者言上无碍,但若不知足,也会走向犯罪,人生就汲汲可危了。
 
事实上,如果不修正念,没有觉察自身贪欲的能力,那么,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世间的智慧多倾向机巧,而不能顾得久远,保得了人一世平安。
而佛学智慧没有这种漏洞的,所以又称为无漏慧学,这戒、定、慧三学之中是最高的学问,因为它能够带领人们走向究竟安乐、无忧圣境。
世间知足之人,也自然地具有一些出世的仙气。而不知足之人,那种贪得无厌的情态令人感觉恐怖又恶心。

知足,是走中道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小典故:
在很久以前,有个贫苦的人,其生平信仰祖仙吕洞宾。吕祖为他的诚心所感动,就化作一个长者的形象来到那人家里。
吕祖看到他非常贫穷,出于同情便伸出个手指点了点院中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即刻变成了黄金,吕祖就问他:你想不想要这些黄金呢?
那人回答说:不,我不想要。
吕祖听闻此言,高兴地说:我看你这人不贪财物,是个道器啊,我可传授一些仙道给你,让你成仙,怎么样?
那人却急忙说道:不,绝不是这样的。我不想要金子,因为金子太少了。我只想要你这个指头,天天用它来变黄金。
吕祖一听,大惊失色,未曾料到他如此的贪婪无度,就施法术把石头变回去,然后化作一股清烟消失了。留下那人一脸呆相。
英国哲人富勒说过,巨大的财富与知足的心理很难和谐相处。
 
穷人想要财富,一旦得到财富他还不会失足。就像有本书中说的那样,贪爱银子的不会因银子而满足。
人的贪欲被激发出来之后,他就会挺而走险去追求更大的财富,接下来就会掉进陷阱,连原先得到的一起失去。
不懂得“见好就收”就会落得如此下场,这就走极端的结果。
 
说见好就收,这就是掌握一个度,凡事有个差不多就行,不可以没完没了地纠缠,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如苏格拉底的弟子拉图所说,财富是奢侈、懒惰之源,贫穷是无耻与罪恶之母。二者皆不知足。
知足就是走中道的表现,有法度、有节制,不妄为,便可处富贵而不遗其咎。
 
新佛系生活一种既追求财富,又不执著财富;既追求美好情感,又不执著情感的整体平衡式的生活方式。
修正念自助聊愈因贪婪而造成的创伤,懂得幸福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得少,知足常乐,智慧在其中了。

END

 密约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佛系人必读

《佛说吉祥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忏悔三昧》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太上感应篇》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地藏菩萨本愿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佛说九色鹿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大悲咒》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佛说十善业道经》简体注音版本(附音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佛说善生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佛说阿弥陀经》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体注音版(附音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