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人间失格》里影响最深的五句话,我想送给你们,以此共勉
发布于 2021-09-02 09:19
《人间失格》这本书有点丧,不对,应该是很丧。丧到很多人都没有办法读完它。它的每一个章节都很压抑,内容充斥着厌世、欺诈、抑郁、堕落等等人世间非常糟糕的事情,总之你在这本书里看不到幸福就对了,所以很多人读不下去,无法在书中找到共情之处。
至于人间失格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融不进人类世界,或者不愿意融入社会的边缘人的故事,是那种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为人生信条的人,也是那种碰到棉花会受伤,害怕得到幸福的人。
老实说,我第一次读《人间失格》的时候也觉得这部小说是没有光的,一点人性的光辉都没有,直接当成悬疑小说看完了,不过没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人生启迪,我就只是单纯的读完了。
后来,是一个粉丝私信我能不能给她讲一讲《人间失格》这本书,我又看了一遍,可能是我经历是我有了一点人生阅历吧,我似乎能理解“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那句话了。不过在《人间失格》这本书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这一句话,而是以下五句话:
一、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什么是朋友之间的自我作贱?简单理解就是朋友没有把你当成朋友,经常做对不起我们的事情,但是你却还是依旧要和当朋友,相信有一天朋友总能知道你的心意。结果等到有一天朋友把我们害惨了,我们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作贱,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却三番五次说服自己,他是我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很多人交友的初衷,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确实可以把认识人多当成人脉,但是也有很多人是说说笑笑可以、吃吃喝喝可以,却不能当成朋友来依靠。很负责任地说,大多数的朋友属于后者。
其实黄渤在早年间采访中也对此深有感触,当他还是一个小演员的时候,在剧中经常被忽视,可是当他有了一点名气之后,迎接他的全都是笑脸。
”成名后发现这个世界上都是好人,身边都是对你洋溢着笑脸的人。“
你越是风光,越是容易被社交圈蒙蔽双眼;越是落魄,越是能看到身边谁是朋友。其实,有些朋友的存在只是锦上添花,墙倒众人推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想要判断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无非就两点:
在你最低落的时候,在你最无助的时刻陪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人,是谁?
你们虽然平时不常联系,聊天也绝不是秒回,甚至都不是每一条都会回复的人,是谁?
二、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来袭。
贾平凹曾说: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经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
一直都说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杨绛先生那样的女人,淡泊名利、从容优雅,每每想到她就是“岁月静好”的形象。
提到杨绛先生,众人都会感叹,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她的文学素养自然是不必多说了,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世界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作品。
但我最喜欢的是她在《一百岁感言》里说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先生一生不争不抢,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她没有过度的渲染悲伤,而是沉稳坚强。她一直洞察着生活中的人情冷暖,而这些温暖的不仅仅是她自己,更是整个世界。
我喜欢她说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从容并不代表着随波逐流,只是让自己更加沉淀一点,默守初心,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如同太宰治说的: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来袭。
人生真正的意义是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三、真正的大师,能以主观力量,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创造出美,或许丑陋的事物令他们隐隐作呕,但仍无法遮蔽他们的兴趣,大师们沉浸在表现事物的喜悦中。换言之,他们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心理学有一个研究现象称为“韦奇定律”,主要你说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但如果你有10个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那么你很难不受到动摇。
其实这个定律就是告诉我们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受到太多人质疑,就很难坚持自己的决定。但如果你可以独立思考,坚定自己将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想想马云,决定做互联网的时候曾邀请24位朋友到家里商讨,结果介绍完之后有23个人反对,他们都说国家还没有搞的事情,我们怎么搞?结果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一试,马云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要干,哪怕24个人都反对也要干,结果才有了阿里巴巴。
马云提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说这是勇气,而不是眼光。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一旦决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不要轻易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的努力,你总能到彼岸。
就像《人间失格》里说的,大师们沉浸在表现事物的喜悦中,换言之,他们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我们可能还没有成为大师,但依旧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要做任何事之前就想着别人会怎么评论你,因为你就是你,任何不了解你的人都没有资格评论你的为人处世。
四、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生活中有无数个欣喜若狂的瞬间,也会有无数个让人崩溃大哭的瞬间。一个人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有多高兴,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有多崩溃。可能上一秒他还在开开心心的大笑,下一秒已经埋头痛哭了。
人长大了,顾及的东西就会变多,生活中各种压力扑面而来,我们越是觉得自己不容易的时候,越是想要找人倾诉,但哪怕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懂你的人,他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一书里面写到:“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另外一个人,就像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
曾经王源在《我是唱作人》的舞台唱过一首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唱着唱着他就忍不住捂脸大哭起来,随后他问粉丝:“你们看舞台上的我是不是亮的?”粉丝说:“对”。王源说:“我看你们是暗的。”
那首歌里有句歌词:“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在夜里哭着,哭到头痛直到睡着......"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感触特别深。
我一个表妹被确诊为了抑郁症,姨父姨母都急坏了,他们觉得现在生活环境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能抑郁呢?亲戚朋友更甚,他们都表示,才经历一点事情就要死要活的,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脆弱。
很多时候,真的不存在感同身受这件事,哪怕是你很亲近的家人,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你。
所以,我们也不要强求别人能够感同身受,也不要强求别人理解你。当你觉得自己心情不好,或是难过的时候,实在想找人倾诉,确实也应该发泄出来,哪怕那个人不能够跟你”感同身受“,但至少你说出来会比憋在心里好受一些。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却可以选择倾听别人。哪怕是真的只是一点点的鼓励,也会让别人心里有点安稳地和温暖。
我并不建议大家把任何事都放心里,因为心里装的东西多了,心会累,会生病。如果可以选择相信,我愿意做一个树洞,倾听你们。哪怕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能带来一丝安慰吧。
五、我急切地盼望着可以经历一场放纵的快乐,纵使巨大的悲哀将接踵而至,我也在所不惜。
海伦·凯勒写过一句话: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其实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唯有珍惜的就是珍惜今天,珍惜当下,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和不就尽情的放纵快乐呢?
余华在《活着》里说,活着就是快乐的事,活着也是艰辛的事!一个人的生命从孕育到出生到成长需要经过父母漫长的滋养和培育才能让你我成人,能够健康的活着本身已是一件幸运的事,可是生活中有部分人,一遇到人生的挫折就想不开,喜欢钻牛角尖,从不把眼光放远一点,以致于自私的了结自己的余生,给家人留下永远的痛!
生活本就是艰难的,可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才会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再难走的路,只要你坚持不懈的走下去,迈开那道坎,最终都会守得云开见日升。
一个人之所以不快乐,不是因为生活过不下去,而是想得要多,最后还想不开。其实我们都应该活得明白一点,想不通的事情不想,看不透的事情不看,得不到的东西不要。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简单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多看看好的那一面,放下坏的一面,只要心理平衡了,什么都不是很重要了。哪怕有巨大的悲哀将接踵而至,还是应该要让自己放纵的快乐。
很多人都觉得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太丧,不过在我看来总是有文字能够深入到灵魂深处,看到的瞬间,心就被触动了,读着读着,你就已经泪流满面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