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秘笈】怎样把握好“字组”的训练?

发布于 2021-09-02 10:12

国展书法
立足文化,传承文明。进行文化艺术的启蒙和交流,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和正能量,欢迎您的。
17篇原创内容

今天重点为大家呈现的是字组规律,也是行草书创作中小章法上的一个重点,只有做好字组才能够破除平齐,表现出节奏感,是章法中最基础的环节。

首先就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小组合。很多人都明白,也都认为自己有意识,并且已经做到了,那么就请耐下心来看一下自己与古人之间的差距吧。有的字大小相差数倍,然并无刻意、生硬之感,这也是我们在行草书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以很好的避免我们在创作中“状如算子”。

远近组合容易让人忽略。创作中强调字距变化,有疏有密,才能使上下字的连接夹角有小有大,连接斜线有的较直有的较横,变化多端。而且还会因此带动用笔变化,夹角小的用折,夹角大的用转,有折有转,造型丰富”。

粗细对比实际上对大章法影响最大,尤其是在营造块面,破除沉闷,堵塞之感的问题上。这一点如果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会欺骗自己,就拿尺子量一下粗细线之间的差距吧,至于粗的线质感不腻、不软、不肿,细的线,劲健、弹性那都是后话,先做就是了。

轻重实际上和粗细的内容差不多,但这里更强调整体,强调一个面儿的分量感,大家可以多从此处着眼,多多体会毕老师课上常说的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

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属性,正常发挥就可以了,总不能把“月”字写扁,把“二”字写长吧,但在实际创作中,遇到连续几个字形结构很相似的字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干预一下了,不要害羞,大胆展示吧。

这个概念比较隐晦,但这一招儿可以很好的制造行气,使气脉畅通,试问,这样的穿插难做到吗?

南宫师祖主张“不做正局”是有道理的,加入这一招儿,你的字马上就会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了,不过不知道现在的你还能写“斜”吗?

邱振中先生在《167个练习》中提到,错位手法对轮廓线的影响。偶尔使用这一招儿能很好的调节节奏。看到这里再反观自己的作品,请问:“今天你错位了吗”?

此招必不可少,不在多,而在精。发挥的好就是你整篇作品的字眼了,建议专门来分析一下儿帖中关于连笔的使用方法吧!

三三两两,轻松自在,就像上图那样的轻松惬意而又信手拈来,源于对草法大量的积累与运用,反观自己,还在用纯行书来创作吗?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神秘,像“凌波微步”一样,如果你有空间意识,一下子会打开认知的大门,涌进来很多新知识。上下字的空间相承接,让气脉畅通,图是看透了,赶快去尝试一下吧!

这招高级,属上乘武功。去看吧,超一流高手都在用上,试着让上下字找到一种暗合的关系,是那么的美妙而默契。

内脉相通,必须通。不通如何将上乘的内功传输给你,虽字字独立,好像叠罗汉,稳妥又平稳。此招常见可不一定简单哦!

 

如果有人说你的作品显得乱,那你就用这招儿来回击他,行草书创作在一行中上下字左边对齐,右边参差不齐,字势呈现出左右摇曳之感,并且从中获得了一种秩序感,简直是恰到好处。

让一行中上下字右侧轮廓线相对的齐,而左侧参差不齐,同样可以获得秩序感和摆动姿势以及较强的气势,这三大法宝。

 

连笔方式的一种。可单独训练,上字的末笔是横,下次首笔也是横的连接,看看古人的操作吧。还是有长有短,有折有转,有直有弧,有粗有细,角度有开有合,纤丝有实有虚。

这种连笔通常较为顺势,所以一定要做到空间和手势的打开,切忌局促。但同时也一定要准备好,找到发力点之后,毫不犹豫,顺势而为之,一定是精彩的一笔哦!

以上诸多招数,君须用心体会,前期也可进行单项训练,刻意为之,后期一定要审时度势,把握大章法,根据需要见招拆招。不可急于求成,走火入魔,小编也是没有“解药”的哦!

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声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推 荐 阅 读


【书坛名家】精微,而后苍茫 —— 李明书法创作

【经典】历代书法大师手书《心经》

酒后挥毫,他以两件行草作品入十二届国展!


欢迎投稿,邮箱:949498020@qq.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