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考试报名入口》建设健康中国,要打赢每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发布于 2021-09-02 13:29
岁月峥嵘72载,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中华大地历经沧桑而蜕变,国人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消灭了天花,又用一颗颗小糖丸消灭了小儿麻痹症,种种成就无不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滚滚长江东流,今日之中国仍是我们心中的中国,却早已不似昨日之中国。让我们来看看祖辈是如何跟疾病作斗争的。
中国传染病防治,一场永不停歇的疫战
自从人类出现,传染性疾病便随之出现,什么时候人类还存在,传染病就存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天花、鼠疫、霍乱、血吸虫、黑热病等传染病在我国肆虐流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改善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医疗卫生人员和专家学者一直在和传染病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病毒 图片来源:网络
1、消灭天花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即发明了人痘接种术。1688年,俄国派医生到北京学习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术开始传向全世界。人痘接种保护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被接种者仍有2%死亡率。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为1名8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开创了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新时代。
天花病毒 图片来源:网络
1950年1月至8月,中国境内天花患者有44 211例,分布在全国广泛的地域,这一年,因天花而死亡者有7765人。为消灭天花,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作出在全国推行普遍种痘的决定。随后,卫生部颁布《种痘暂行办法》,在全国推行免费普种牛痘。
1950年,北京天花疫苗接种率达到80%,成为中国首先消灭天花的城市。到1952年,全国各地接种牛痘达5亿多人次。到1958年,全国天花病例数锐减为300多例。
1959年春天,有6个人从缅甸把天花带到云南省沧源县担甲区单甲大寨。随后,又有2个人从境外把天花带到了云南省沧源县,这一次天花流行共造成672人发病,96人死亡。这是中国最后一次天花暴发流行。
随着1961年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的痊愈,中国境内再未见到天花病例。
1966年,WHO在第19次世界卫生大会上决定开展全球性扑灭天花运动,并通过了消灭天花的决议。
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一例天花患者,索马里炊事员阿里·马奥·马丁被治愈。
1980年5月8日,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的天花已被根除。此后,全球停止了牛痘接种。
我国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消灭天花早了十几年。
2、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1992年第二次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
乙肝病毒 图片来源:网络
20世纪90年代初,田庚善教授、庄辉院士等向国家建言,强调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1992年,原卫生部正式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同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2002年,又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2006年,为评价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原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05年的0.96%,降幅达90%。
2012年5月,我国通过WHO西太区验证,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儿童感染率逐年显著下降。
2014年第四次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全国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3%,较2006年下降超6成。
除了天花,2007年,经世卫组织审核,中国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了丝虫病。这是我国继宣布消灭天花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就。
此外,我国自2006年后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10年,我国疟疾发病率已降至0.06/10万,开始向消除阶段迈进。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的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流脑等,发病数与死亡数也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虽然天花、丝虫病等被降服,疟疾、麻风也将被消除,但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这个角度看,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战,将不会停歇。
随着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讲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从“除四害”转变为建设健康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中,“厕所革命”有着标志性意义。
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这曾是我国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因其对环境和水源污染严重,导致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高发,给百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3.8亿元,新建、改造2126.3万户农村厕所。2009年,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深化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持续提升。
近年来,与“厕所革命”相伴进行的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给农村环境进行“美颜”升级。不仅如此,村里还添置了公共健身器材,铺上了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
全民健身 图片来源:网络
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我们的健康意识,也随着不断提高。
我们的健身方式从单一的跑步做操,到健身房练习,再到私教课、零售制健身课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动感的节奏搭建疾病防治的首道关卡;
我们对健康观的理解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定期体检,注重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疗法、中医药等多种措施将管理健康的关口前移;
我们对健康管理的标准从大概念的少油少盐到精确控制每天摄入、消耗的卡路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体重“斤斤计较”,与高糖高油“说再见”。
我们对健康的态度越来越认真,我们关心怎么吃能做到膳食均衡、如何运动能减重,从被动变成主动,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72年,是一个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后,随着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赤脚医生”变成了技能更专业、诊疗更规范的乡村医生,继续行走在基层医疗的第一线。解决了疫病横行问题的中国,也发展出众多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这样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如今,我国医师数量已达360.7万,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59人,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人们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老百姓对“病有所医”的期盼,正转化为看病就医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西方摄影师镜头中,中国人“瘦小伶仃”的形象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中国孩子身高呈现“上扬曲线”,其中7到19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增幅显著。
到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岁,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35岁。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消灭传染病、寄生虫病到攻坚慢性病、癌症,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民健康之路,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72年,改变的不仅是一串串数字,而是一个民族的面貌;
展示的也不仅是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
end
根据您的情况制定最适合您的认证方案。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