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叙事]雨,润无声

发布于 2021-09-02 23:08

雨,润无声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昆明的雨是汪曾祺老先生永恒的惦念。刘湛秋喜欢四季的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雨,似乎和我解下不解之缘。“小雨后”生于谷雨,此雨催百谷。“榆荚雨酣新水暖,楝花风软薄寒收。”这谷雨,拣尽暮春最后的人间绝色,从此春止夏将至。

于我,大凡接一个新的班级似乎都是雨天。是刻意的安排吗?是洗净铅华,淘尽尘诟,褪却过往吗?雨后,一切崭新,一切归于平静,一切成为开始的开始。

今天,是我在丹枫看到的第二场雨。雨,下得并不突然。整个天地先是沉寂下来,暗顿下来,在酝酿,等着爆发。起风了,先是听见呜呜的嚎叫,不似狼嚎不似虎哮,那独有的似从暗长的空穴穿通而来。教学楼下的树顺着风势趴、起、卧、立,不停地受着摆布。雨来了,一颗颗砸下来,继而连颗成串,继而连串成线。恍惚间天地间的雨线全部交织而成,一块天然的水幕横亘在面前,一股闷热的泥土的气息直冲而上,我分明闻到了久违的泥土的芬芳,伴着雨伴着风。

雨,季季如油。杜甫写“春夜喜雨”,感念春的到来,万物的萌发,雨夜的不眠。等候天亮的红湿。怎么也不曾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终成了一种高雅的无痕的教学方式,为后人津津乐道。

雨后,教室里能听到写字的声音。做作业的时候最忌交头接耳,浪费时间不说,久而久之养成注意力时间过短的坏习惯。同时,也无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做停停,无法一气呵成。同时,我认为汉字是有灵性的,长短、收放、大小,都极有讲究。在做的过程中,有同学“啊——”的惊叹一声,不小心写错了,她深有后悔之意。多么美妙的惊叹的啊,为自己的不完美自责。此时,如果我在妄加责备,那无异于雪上加霜。我没有责备,而是和她一起“补救”。此时,我知道在铸成错误后如何补救才是关键之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刚才的自责,提供了策略,甚至可以说是化解了一场危机。

有时,我也天真地认为做作业应该是虔诚的,应该不亚于古时候的一场祭祀。如果是这样,幸甚至哉。后来,我在改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的右下卷角,没有意识给它抹平,我轻轻地做给他看,并且“故意”叫他帮忙用力压平。我想我不需要太多的言语阐述此种玄机了吧,他懂得原来卷角也不是小事。临近下课,发《5·3天天练》,我递给以为小同学,他单手相接,我赶紧收回。我再次递出,他依旧如此。相持不下三四次,他幡然醒悟,赶紧伸出双手,甚至恭敬地鞠躬到无以复加,我朝他“嫣然一笑”。

我走出教室的一刹那,一个同学追上我,一个劲地“炫耀”,他自信满满地一再强调,这是他写得最好的最好的,比之前好上100倍,我定睛一看,笃定地相信了他。我感受到他一定非常非常努力了,并且做到了自己的努力感动了他自己。我想,这是不是一个人生命意识形态上的觉醒了。何其之幸。

有时候,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个体,他们有原生的家庭,有不同的生命秉性,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好恶。孩子,不是一台简单的机器,冰冷冷漠,而是温暖感动真挚。

我还是用用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的这句话作为结尾: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