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道儒皇帝到底喜欢谁(下)

发布于 2021-09-03 11:55

你好我是王浩,欢迎收听中国史纲,这一讲咱们来聊一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是怎么通过法道儒三种思想来治理国家的。

西汉初年的政治,刘邦放弃了秦朝的法家逻辑,在历史中留下的是一种道家无为而治的形象。道家自称其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所以这种统治方法又被称为“黄老之治”。

为什么汉高祖会选择道家呢?咱们来和秦始皇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秦始皇一统天下,靠的是祖先的积累,经过百余年的变法,秦国内部有能力挑战君主的力量早已被粉碎,秦始皇可以依照法家的路数来统治及扩张。

汉高祖这边怎么样呢?刘邦起家之前是个平民百姓,征服天下只能靠团结足够多的人。刘邦能够吸引一群重要将领和谋士追随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有力量,而是因为有威信。

刘邦和这些人近乎是合伙人的关系,并没有压倒性力量来钳制他们,反倒会被这些兄弟给制衡住。这么一来,皇帝想要专制也不可能,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其没有选择的选择。

不仅如此,刘邦称帝后,还把帝国全境的2/3领土都分封给了这些合伙人巨头们。看上去,这与周朝初年的分封似乎分别不大,但刘邦的分封只不过是一时的不得已,他在表面上恢复了分封制。但由于技术进步和新经济资源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这让刘邦有能力在制度上继承秦朝。

比如,商鞅曾有法令,如果一家当中有两个成年男丁却不分家,则这家的税赋加倍;秦国也曾规定农村里面都必须是杂姓的村子,不许同姓聚居。这些法令在汉代都被继承下来。

这些法令的目的都是要将社会彻底打为散沙化,将大宗族拆散为小家庭。

这样一来,一方面,户口变多,人口不容易隐匿,国家可以掌握更大的税收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了大宗族,民间要想组织起来反抗的成本变高,利于皇帝的统治。

这套打法与无为而治完全不贴边,相反,绝对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政策。这从反面也证明了,无为而治只是面对强大合伙人时的无奈之举。

张良和另一位谋士娄敬给刘邦出的定都之策也反映出这一点。

刘邦最初看上了东周故都洛阳,张良劝他,洛阳虽然不错,但其地理位置 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秦所在的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优越,三面有自然险阻,只有东面面对诸侯,诸侯安定时一切好说,诸侯一旦有变,则进可攻、退可守。

一句话点醒了刘邦,记起了自己成功的奥秘之一,马上决策定都长安。

张良这一系列的表述,其实就暗藏着最终要消除诸侯的意思。

刘邦在登基后花了八年的时间,分步骤地将能够威胁皇帝的异姓诸侯都剪除掉,将他们的封地转封给刘氏宗亲,意图以此来巩固汉室江山。

历史证明,同姓封王,并不比异姓封王更可靠。异姓王爷如果有异心,可能也就是想要割据,同姓王爷如果有异心,那就是想篡位了。

以刘邦的政治智慧,他肯定能看到这一点,他用这些策略是想要精巧地构筑一种力量均衡。刘邦并没有把开国重臣们都杀掉,那些没有封王的重臣多半都留下了,因为北面还站着匈奴呢,得有人能打仗啊。

刘邦再封一群同姓王爷,可以平衡这些重臣;反过来,重臣对同姓王爷也能形成制衡。皇帝则超越于各种力量之上,从中把握平衡。

刘邦一死,同姓王爷果然谋反作乱了,这些重臣与同姓王爷的相互制衡作用马上发挥出来,他们把王爷们的作乱平息掉了。

此后几代汉朝皇帝不懈努力,到汉武帝时,终于将同姓王爷的封地逐渐削减为郡县大小,这时候汉朝初年的军功重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皇室不再需要这两种力量相互制衡了。

大汉帝国终于从貌似分封制的结构 回归到 其本质上的大一统结构。

到了这一步,官方思想的又一次转型就提上日程了。

汉武帝雄才大略,从内外两个方向都下重手,重整了帝国秩序。这样一来,无为而治、追求出世的 道家逻辑 就不合胃口了,他要寻求新的意识形态,来论证自己 各种作为的正当性。

于是那些追求入世的学说,又有机会了 。什么学说会胜出、获得皇家的认可呢?法家的逻辑肯定不行了,因为会面对秦朝那种下场,所以更好的选项就是儒家了。

于是就有了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直有人因此而抨击儒家 是为专制辩护的,我们倒是要为儒家说几句公道话。

汉武帝那会儿的专制都已经成型了,你不能指望几个儒生就能改变它,儒生根本做不到。

对儒家来说,可能做到的最多就是:我迎合你的权力,你不是要一个新的观念系统吗?我来给你!只要你接受了我的这套观念系统,我就可以来论证你统治的正当性。

合伙干之后,一个变化浮现出来了:对儒家来说,我这套观念系统论证了你的正当性,对它的解释能力不在你手里,而在我手里。也就是说,儒学的解释能力,在儒生集团手里,而不在皇帝手里。儒生以这种方式对皇帝形成一个反制能力。

这种反制力 肯定没有过去的封建贵族 对天子的反制力那么强,但是没办法,儒家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不能要求更多。

从此之后,中国约两千年的历史命运,也浮现出基本形态了,这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又称“外儒内法”。

什么意思呢?从观念层面来看,是儒家在主导,儒生解读着天意,君主也不敢完全违背儒家的教导而行事。儒家表面上的迂腐,却为君主划出了大致的行动边界;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却还是法家逻辑。

这样一来,对君主来说,治理的效率有了,安抚民心的口径也有了。

到了这会儿,我们可以说,周秦之变终于走完了它的转型过程。

汉朝能够取代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长寿的大一统朝代,很大原因就在于 它能够有效地综合这几家的观念;同时也让达成了       均衡的各种力量,获得了有效的安顿。

所以,我们说的周秦之变,并不是到秦朝就结束了。而是从周朝开始,经过秦朝,最终到汉朝才完成这个转变过程。

好,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战国末期的动荡终结了封建社会,带来了周秦之变。

而周秦之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官方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型过程,最终汉朝把所有新的要素都给综合起来,

让中国从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获得稳定,中国走上大一统。

但是,历史却总是和我们开玩笑。

汉朝的大一统在汉武帝手上发展到了极致,但也正是在他的手上,刺激了社会上豪族的兴起,改变了未来大一统帝国的命运走向。

要解释这背后的深层逻辑,得先从草原上的故事讲起。这就是我们下一讲的内容。再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