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2022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预告

发布于 2021-09-04 07:39

   在职研究生交流群

  一起加油,今年上岸

(说明:此宣传材料是依据2021年学校招生简章制作,仅供2022年考生报名参考。具体以南昌航空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一、招生专业目录
125200 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
 
二、学院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座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赣江之畔,校园环境优美。我院前身是1993年设立的社会科学系经济学教研室,2001年9月独立成系,2006年3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我院兼具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与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拥有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深耕细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区域与产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及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近年来,培养了一批批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优秀人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院共有硕导54名(含校外兼职硕导11人),其中,江西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金牌教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等省部级人才16人次,具有教授职称的17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近五年来,学科点以深入航空领域、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承担航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90余项;获省教育厅科技、人文项目、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地方政府或企业咨询服务项目等100项,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在SSCI/ SCI 、EI、CSSCI等收录的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高水平出版社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

 
四、学生培养成效

近三年共招收研究生299人,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研究生86人,公共管理129人,工业工程与管理37人。学院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建立了工业工程实验室、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等“产学研”实验区;与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政府管理部门,洪都集团和江铃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产教融合基地。近三年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97%,博士升学率为15%。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学生就业分布于政府公务员、高等院校教师、产业规划、计划运营、投资拓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领域。

 
五、公共管理(MPA)专业介绍
(1)学科特色

秉持“发挥学校优势、服务航空事业”办学理念,设有“航空事业管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教育及科技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四个研究方向。依托校内研究机构,搭建多机构集成的研究平台,将MPA教育与地方治理研究紧密结合,实现MPA研究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通过与江西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部门的合作,构筑多主体参与MPA教育的办学体系,将MPA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2)培养目标

MPA教育致力于为江西省航空事业管理部门及其他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3)学制与学习方式

全日制MPA:培养采取全脱产在校学习方式,录取考生须把人事档案调入学校或与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学制3年;非全日制MPA:采取周末及节假日学习方式,录取考生毋须把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学制3年。

注:凡报考考生,需满足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即2019年7月及以前毕业),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4)2022年公共管理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初试科目参考书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25200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语文、数学、逻辑)

② 204 英语二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请参考全国统考考试范围。

①公共管理能力测试《公共管理学原理》,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②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六、学校、学院奖、助学金设置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表现优异,科研创新成果突出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批,一次性奖励每生2万元。

 
(2)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

表现优异,科研创新成果突出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批,一次性奖励每生1万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按学年计发,100%覆盖。本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奖学金为10000元/人,排名后20%的学生奖学金为6000元/人,其余学生奖学金为8000元/人。

 

(4)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按月发放,100%覆盖。600元/人·月,一年计发10个月。


(5)研究生“三助一辅”

学校及学院设有“三助一辅”(助管、助教、助研、兼职辅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400--800元/月的工作补贴;硕士生导师还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助研津贴。

注:以上所列奖学金主要指在校全日制研究生。
 
(6)困难补助    

在校正常学籍,家庭或个人遭受重大变故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名额和金额视申请情况而定,1000-5000元/年/生。


END

百日冲刺班即将开课,

抓住有限时间,争取一战上岸,

赶紧私聊下方任意老师报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