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唯一的外孙女,因为下巴同样也有一颗痣,所以在毛主席后人中,她是最像毛主席的孩子。在外界眼中,孔东梅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闻名的才女、年少有为的企业家,但孔东梅为人处世都十分低调,她从童年时代开始,就深受其外祖父毛主席和其母亲李敏的影响,孔东梅从小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更是磨练了一身坚韧朴素的优秀品格,这为她的一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她的家庭却一度十分困难,迫不得已向中央求助。那么,作为毛主席唯一的外孙女,孔东梅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孔东梅的出生轶事
孔东梅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上海,她的母亲名叫李敏,其父亲叫孔令华。严格地来讲,孔东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红三代”,其母亲李敏是开国领袖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女儿,而其父亲则是赫赫有名的孔从州将军的儿子,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了孔东梅将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特殊年代,孔东梅的出生有着很大的机缘巧合。
而毛主席对于孔东梅的降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当时那种特殊的艰苦环境下,由于工作调动的频繁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李敏夫妇对于是否要生下这个孩子犹豫良久,迟迟拿不下主意。
李敏十分信任和敬重自己的父亲,当李敏去询问父亲毛主席的意见时,毛主席非常鼓励李敏生下这个孩子,在当时的毛主席看来,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影响生育子女这件头等大事,况且当时的毛主席已经步入了晚年生活,他内心也十分希望家族的血脉能够得到延续。
孔东梅的名字是毛主席亲自为她取的,东是毛主席的名讳,梅则是毛主席最为喜爱的植物。毛主席给自己的外孙女取名为冬梅,不仅包含了对外孙女的喜爱之情,更体现了对外孙女人生的寄托,毛主席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够像寒冬里的腊梅一样,能够洁身自爱并傲然独立于人世之中。
在毛主席多病的晚年生活中,孔东梅这个外孙女的降生无疑给毛主席带来了一些乐趣和希冀。遗憾的是,毛主席并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外孙女孔东梅,而孔东梅对于外公毛主席的最初了解也仅限于少数照片和父辈人的口耳相传。
孔东梅的早年经历
由于孔东梅从小寄养在外婆贺子珍家里,她对于外公毛主席的记忆是比较稀少而模糊的,而且由于孔东梅的父母常年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在上海长大的孔东梅也很少能够见到自己的父母。幼年的孔东梅与自己的外婆贺子珍生活在上海的一栋别墅之中,她不需要忧虑自己的物质生活。不过,孔东梅的身份背景也让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
在孔东梅的回忆中,上海的别墅生活和外婆的温暖怀抱占据了她童年生活的绝大部分。在孔东梅的幼小心灵中,她无法估量出自己远在北京的外公在这个国家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在母亲和外婆的叙说中,孔东梅只能凭借几张老照片和模糊的记忆勉强勾勒出外公的模样,但是客观来讲,毛主席对于孔东梅的影响是终生的,尽管当时的孔东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六岁的时候,孔东梅被父母接回了北京学习和生活,孔东梅由此告别了外婆和记忆中上海的深宅大院。到北京生活的孔东梅能够与父母朝夕相伴,这也弥补了孔东梅心中长期与父母分别的遗憾,为她的健康成长作好了铺垫。李敏对女儿孔东梅的教育和成长十分重视,受到母亲的影响,孔东梅对于学习文学有很大的热情,阅读成为了孔东梅终生保持的好习惯。
在往后的岁月中,不管生活条件如何艰苦,孔东梅都没有忘记母亲的敦敦教诲,始终保持纯澈的初心,勤奋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毛主席去世后,李敏夫妇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孔令华甚至一度处于失业状态,因此孔东梅一家四口人曾经有一段十分难熬的日子。
在那段艰难时期,孔东梅全家只能依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在孔东梅的记忆中,母亲李敏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非常操劳,她常常在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对于这些,孔东梅都看在眼里。
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强烈影响,从童年时代起,孔东梅就养成了独立的生活习惯,她从来不让母亲过分操心自己的事情。与此同时,孔东梅在修习学业的同时,还主动去承担家庭责任,她会帮助下班回家的母亲料理家务,在母亲没有时间的时候给家里人做饭洗衣服。从小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孔东梅比同龄人更加坚毅隐忍,并且这也激发了她极大的学习热情。
家庭变故频生,无奈向中央求助
在母亲李敏的鼓励之下,孔东梅对文学抱有极大的学习热情。1992年,孔东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专业学士学位。孔东梅在刻苦学习的同时,没有忘记母亲对自己的教诲,她没有以毛主席的后人自居,没有以此去向学校和社会寻求任何特殊的待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根本无法联想到孔东梅与毛主席的家庭关系。大学时期的孔东梅学习更加刻苦努力,这为她的一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孔东梅大学毕业,她开始正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孔东梅十分勤恳低调,她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自己是毛主席的外孙女。像所有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孔东梅在参加工作之后从基层开始做起,她任劳任怨,在工作中努力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工作,孔东梅和公司一起成长进步,和刚刚毕业时相比,孔东梅在工作能力和心性阅历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升。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孔东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夫妇的工作和生活一直不是很稳定,为了一家四口人的生活,作为一家之长的孔令华辞去了国家的公职工作,开始下海经商。1999年,刚刚参加完毛主席纪念活动的孔令华乘车经广深高速回家,不幸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在手术台上又突发心脏病离世。这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打破了孔东梅一家人原本的平静生活。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孔东梅的母亲李敏一度昏厥大病不起,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在国外工作一时无法回国,而孔东梅本人更是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为了母亲高昂的医疗费用,孔东梅最终选择了向上级部门寻求帮助。孔东梅给上级领导的求助信很快得到了回音,人们在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孔东梅就是毛主席的外孙女,在有关部门的介入和帮助之下,孔东梅的家庭困难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在度过难关之后,孔东梅决定改变生活状态去海外留学,这一想法得到了其母亲的大力支持。
于是,在1999年,孔东梅只身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国外求学的孤独生活让孔东梅成熟了不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期间,孔东梅努力学习外语,克服了许多语言和生活障碍,并且她还在课余时间向自己的同窗和老师介绍中国文化,孔东梅的努力使得很多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的固有成见。
孔东梅学成归国后,在北京成立了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致力于宣传外公毛主席的思想事迹以及中国的红色文化。为了完整客观地宣传红色文化,孔东梅循着童年生活中的模糊记忆,亲自去踏访其外公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地方,她也亲自执笔写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故事,一些关于毛主席不为人知的陈年轶事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如今的孔东梅已经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她正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且有时候在一些公益慈善场所也能够看到她的身影。这个最像毛泽东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毛主席的红色家风!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