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奋力迈进!

发布于 2021-09-04 16:21

 2021年 

乌兰察布整装再出发

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2月26日,全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铆足干劲,以饱满的热情、攻坚的状态、扎实的作风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创城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城市“软环境”,提升文明“软实力”,增强群众“幸福感”,为全市开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添薪蓄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乌兰察布有着特殊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一座城市的综合性荣誉,更重要的是在创建过程中,美化环境、倡导文明、提升市民素质和品位,让城市全方位提档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如今,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文明之花正在乌兰察布大地上竞相开放。

 

文明之风浸润宜居之城



对于乌兰察布来说,创城不仅是自我完善,更是自我超越。

“干净整洁的街道令人心旷神怡,葱葱茏茏的鲜绿让城市焕发生机,流光溢彩的街灯映出城市的和谐美丽……”秋风拂过,抬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洁净与温暖。“城市非常干净整洁,市民也非常热情,遇到问题随处都有热心的‘志愿者’给予帮助。”来自福建的游客马慧说,乌兰察布这座小城美得出乎意料,草原人民的热情暖如春风,让人心情舒畅。


 守护城市清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刘宁/
“现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乱闯红灯的行人、翻越栅栏的路人,听不到机动车不让行人的鸣笛声,大家都主动遵守交通规则。”志愿者冯晓刚说,如今文明出行已成为乌兰察布亮丽的风景线。

 文明出行  佟伟元/

同样成为“风景”的,还有可敬的志愿者们。

常规疫情防控期间,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现场涌现出大批志愿者,他们帮助接种疫苗的群众注册“蒙速办”,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让每一位疫苗接种者有序接种,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乌兰察布温度。

 倡导文明,保护环境,志愿者在白泉山公园捡拾垃圾。本报记者  周卫兵/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这些年,乌兰察布紧盯背街小巷、老旧楼院、农贸市场等这些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建设“里子”工程,同时又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为市民注入精神活力的“面子”工程,实施了一系列文明行动、惠民工程,既努力营造文明成风、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也塑造了众多步步有景、处处如画的小街小巷,让城市既有了文明的“高颜值”,又有了发展的“好气质”。

真抓实干打造活力之城


近年来乌兰察布的巨大变化,很大程度上缘于乌兰察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的真抓实干。

如今,乌兰察布的创城工作已形成了以市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领导责任制,上下紧扣中央年度测评排名进入全国前25名这个总目标,对标靶向问题,不断发力,压实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特别是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创城工作,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还先后制定了《乌兰察布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市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查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等10多个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任务及创建重点,细化了创建责任、时限和要求。同时调整完善了市创城工作指挥部组织机制,下设了创城办、创建组和督查组,统筹调度全市创建工作。

 为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城投公司于今年4月起对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唐璇博/

 工作人员正在为集宁城区公交候车亭更换“新装”。唐璇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是只为拿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而是要把创城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创建统筹促进全市各项重点工作,最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干部队伍得到锻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这一理念,全市将创城与“五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九大专项行动”,全面实现“四个提升”。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乌兰牧骑进万家、“我帮你”、“小手拉大手、文明进校园”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行动1200余场,参与志愿者6000余人次,覆盖群众32万人。

民生为本滋养温暖之城


 

汇聚全民力量是乌兰察布创城工作浓墨重彩之笔。

创城的意义在于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创城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倡导精神文明,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交通秩序、卫生状况等,努力提升每一位市民的幸福指数。


 文明,从你我做起。刘宁/

粉刷一新的楼道、新加装的楼体外墙保温层、改造一新的水电管网……许许多多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生活环境彻底改善了,大家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说起老旧楼院改造带来的变化,51岁的李强竖起了大拇指。


“创城”先创环境,文明的环境有益于造就文明的人。

为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长期以来,全市上下联动,任务下沉,实行了市级领导包联督导机制,按月督促落实,现场解决问题,组织市区两级20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中心城区564个小区(单体楼),服务群众146713户,共同与街道社区开展公共设施维护更新、环境卫生治理、氛围营造宣传、上门入户意见征询等,今年以来更有万名党员干部进小区、访民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时,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努力以“绣花”功夫完善自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3个配套办法,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提品质”目标,深入推进市容市貌、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管理等9项重点工作,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精细化。

 包联单位进社区入民户,为市民发放文明宣传手册。本报首席记者 常晓萍/

城市是人民的,市民的认可给予乌兰察布创城无尽的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乌兰察布人主动加入到创城行动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种下一粒又一粒文明的种子,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文明志愿者,他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传承着社会文明,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着力量。

创城在进行,文明在前行。

眼下,乌兰察布正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设法让文明的种子在乌兰察布大地持续播撒,让乌兰察布在迈向文明之城的征程上,信心更笃定,脚步更铿锵。

 修剪花坛树木,扮靓美丽家园。刘宁/
乌兰察布日报
《乌兰察布日报》权威、可信、可读!是乌兰察布市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882篇原创内容


来源 / 乌兰察布日报

记者 / 李 璟

设计制作 / 呼 和

校对 / 郭晓辉

审核 / 乌云夫 白晓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