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女性】全国人大代表甄兰芳,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发布于 2021-09-04 21:57
头条文章:
【甄氏头条】甄氏家族简介
【甄氏文化】甄氏郡望堂号/宗祠楹联
【甄氏头条】甄氏全国人大代表汇总名录
【甄氏头条】最新甄氏全国政协委员汇总名录
【甄氏头条】给全国甄氏宗亲的一封信!看完转!
【甄氏人物】甄秦峰--现任山西省长子县委副书记、县长
【甄氏文化】甄氏家谱文献/字辈排行,请家人对照找下自己的字辈
甄兰芳,1991年从昭通师范学校毕业,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中心小学校长。
2021年2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甄兰芳“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人大代表甄兰芳:农村教育需更多优秀人才来扎根!
“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了!”这件甄兰芳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扎根基层教育二十六年,来自云南的人民教师甄兰芳每天思考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教好课。如今,成为新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又多了一份惦念,那就是要想着应该怎样履好职。
当选人大代表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甄兰芳告诉记者,对于当选人大代表这一殊荣,她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当然,她坦承,初次履职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从一开始收到当选通知起,她就立刻积极学习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内涵,还给自己加压:“要像平时的教育工作一样尽心尽力,好好履职,把孩子们的心声带到北京来。”
带着孩子们的心声到北京
阳春三月,甄兰芳随云南代表团来到北京。带着孩子们的梦想和乡亲们的期盼,甄兰芳将在两会上就促进边远山区教育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北京,心情非常激动。
第一次是来北京旅游,第二次是因公事,这次来北京完全不一样了,肩负着沉甸甸的人大代表职责,感到压力不小。”今年47岁的甄兰芳说。
坚守农村教育的意义
自1991年从昭通师范学校毕业后,甄兰芳就到鲁甸县第一小学任教,直到去年2月,因工作优秀,她被调到鲁甸县文屏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管理3000多名学生和300多名教职工。甄兰芳说,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自己通过调研、读书、看文件,不断加强学习,尽心尽力,亲力亲为,吃了不少苦,克服了不少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如今能顺利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扎根农村教育20多年,坚守的意义在哪里?“我来自农村,深知教育对改变贫困和命运的重要意义。”甄兰芳说,即便农村条件相对较差,但仍然需要有人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努力,况且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教育工作,我们工作很有动力。
乡村教育在发展但仍面临困难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鲁甸县教育扶贫干出了成效。去年全县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这让甄兰芳感到很欣慰。“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们镇里面就有7所学校建设了新教学楼,图书室、科学实验室、音体美功能室等都有了,孩子们上学的环境大大改善了。”甄兰芳说,教育扶贫使农村教育日新月异,“因贫辍学”现象没有了,孩子们吃得好、穿得暖、学得快乐。
然而,乡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困难。“云南边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甄兰芳说。
“乡村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完善配套服务,更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甄兰芳说,目前乡村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还没有合理匹配,乡村学校很缺老师。希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基层,发挥作用,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振兴乡村教育 未来在前方
如今,令甄兰芳欣慰的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了,单是文屏镇就有七所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另外,包括鲁甸县在内,2017年云南省有45个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对于未来,甄兰芳期待着能够早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在她眼中,这次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议案,更是孩子们的心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甄兰芳说,希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乡村地区,振兴乡村教育。
甄氏手机壳定制
国潮味/国潮美/国潮姓氏文化
定制价:58元/件
( 全国包邮 / 支持任何机型 / 赠个人签名)
12款古风国潮款式
(下单只需提供手机型号、名字即可)
盘龙凤凰发财鱼..12个款式,古风国潮颜值超高!!
或添加姓氏礼客服微信
咨询/下单
添加请备注全名
以姓氏之名丨冠以凝聚之情谊
为全国姓氏专属定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