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努尔哈赤死后,16个儿子结局如何?多尔衮三兄弟都是非正常死亡
发布于 2021-09-05 01:08
三年后,顺治三年正月,已经牢牢掌控了大权的多尔衮再次起用豪格,命他率军前去对付张献忠。顺治五年二月初三日,豪格在把这位令四川人闻之色变的“大西皇帝”杀死后,凯旋回京。一个月以后,为他庆功的热乎劲儿还没有完全过去,豪格便又一次获罪被幽起来。这一次,他的罪名真的称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不久,时年四十岁的豪格在幽中无疾而终。有人认为,他是被受过专门训练、具有高度技巧的大明锦衣卫留用人员奉命杀死的。死后,检查不出任何致死的原因。这可能是福临小皇帝痛恨多尔衮的原因之一,多尔衮的身后亦由此注定。
抗清力量的主体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余部和自发起义的广大人民。大顺农民军余部李过、高一功、郝摇旗等与南明何腾蛟堵胤锡部联合抗清,在湖南等地连获大捷。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农民军在李定国等人率领下,与永历政权联合,也接连掀起抗清高潮。其他如山东揄园军、山西吕梁山义军等亦在北方暴动,搞得多尔衮防不胜防。根据《清世祖实录)的不完全计,从顺治二年七月起到五年七月止的三年中,关于反清斗争及清兵攻击农民军的记录就达百二十条左右,而官书未载的小规模斗争更是不计其数。此外,还有明降将金声桓李成栋姜壤等人各怀着不同的目的在江西、广东和山西宜告反清,也使多尔衮一时手忙脚乱。虽然各地起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先后为清军镇压下去,但直到多尔衮离开人世,他也没能看到一个他所希望的“太平"天下。尽管多尔衮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由于他制定的某些政策失当,而引起连年战乱,并招致政治、等一系列社会恶果。
攻灭大顺清军进入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日,多尔衮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同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部三万余骑,由大同经榆林、延安迂回入陕进攻大顺军;命和硕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所部进军江南。
真正把皇太极送上汗位的其实是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拥立谁都不能拥立多尔衮。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妈妈和代善传了那段不明不白的“绯闻”,代善早已经是大汗了。对多尔衮,那是一个恨啊。第二,皇太极虽也是算不上自己人,但权势最弱,以后还可以徐徐图之。于是父子三人合力助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
清朝成宗义皇帝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传奇人生
皇极门就是后来的太和门
豪格,坐拥皇长子的身份,获得了正黄旗、镶黄旗的坚定支持,同时自己还掌管正蓝旗,因而豪格成为继位的热门人选。
多尔衮与顺治小皇帝如何结怨的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三十六》、《清史稿·列传五·诸王四》、《清实录·清世祖实录》、《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多尔衮摄政日记》、《沈阳状启》、《清史稿·本纪五·世祖本纪二》、《朝鲜实录·李朝实录》、《康熙帝传》
3、顺治皇帝在遗诏中明确了索尼四人的“辅政”之权,而非“摄政”大权。这就给四位威望极高、权势极大的辅政大臣,制定了权限范围和制约框架。再加上四人都出身满洲贵族家族,都各有拥有一定的拥护势力,能够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监督、平衡的良好政治生态。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顺治皇帝出城五里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且追封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清成宗”,还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
代善表示:“睿亲王多尔衮如果同意继位,当然是国家之福。既然他不愿意,就应该立皇子。豪格是皇长子,应该立他。”代善也够狠,仿佛不经意之间,便堵死了多尔衮的路。
留在会场中的多铎不再讲话,一直在观望中的济尔哈朗更是一言不发。多尔衮则当机立断地表态说:“你们说的有道理,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现在,豪格既然没有这个意思,就应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
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 暴逝"于沈阳清宁官。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记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另一个竟争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如果奏书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都会受到革职处分。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再不用向顺治帝行礼了。
崇德元年第二次征服朝鲜时,皇太极因为汉山城久攻不下,不得不先行回国。当时,朝鲜王国的宗器、社主、宫眷和群臣之家眷财产都在江华岛上。多尔衮率领刚刚组建的水师一举攻克江华岛,俘获朝鲜王妃、王子、宗室、妃嫔等七十六人,群臣眷属一百六十六人。多尔衮一改多铎等人大肆屠戮、侮辱的做法,严令部下对这些妃嫔、宗室、眷属待之以礼,并派兵护送,将她们交还给朝鲜国王。结果,朝鲜国王立即率群臣出城投降,并对多尔衮的温文有礼、冷静老练大加赞赏。这一年,多尔衮只有二十四岁。
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
但他依旧没有成为皇帝。从种种迹象来看,多尔衮一直都是有称帝野心的,之所以没称帝,主要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不敢贸然行动。但他的一切行为,都在使自己离皇帝宝座更近一步。同时同时,多尔衮当时不到四十岁,他当然认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最终,多尔衮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九岁。他一生中多次离皇帝宝座都只有一步之遥,但却终究没能实现梦想。除了无可奈何地抱怨命不好之外,似乎也没有更恰当的理由来解释多尔衮为什么没能当上皇帝了。
清朝铁帽子王(四)——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便是另一个竞争者。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因此,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最后矛盾集中在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和多铎为首的两白旗上。双方相争,委决不下。
多尔衮因为功勋卓著,一路被小皇帝顺治加封,从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到最后皇父摄政王,荣耀无以复加,大权独揽,一手遮天。
反观阿巴亥和他的三个儿子,自己是深居后宫的女流之辈,当时的阿济格22岁,赳赳武夫,有勇无谋,多尔衮和多铎,一个14岁,一个只有12岁,年龄尚小,没有了代善家族支持与保护完全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肉”。而最终的结果也便在意料之中,多尔衮失去了继任后金大汗的资格,大妃阿巴亥更是被逼殉葬。
所以,多尔衮与孝庄之间并没有什么一见钟情、生死相许。当然首先是没有机会,在集体聚会上见过三次的两个人,就要爱得死去活来是不太现实的。其次是没有合理性。对科尔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种使命的达成。爱情,从来没想过。
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多尔衮有意南侵的时候,蒙古察哈尔部蠢蠢欲动,于是多尔衮受命前往征讨,林丹汗兵败而死,其子投降,并献上元朝留下来的传国玉玺。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后,宣布自顺治元年起,薄税敛。令曰:“明朝弊政,实行三饷,辽饷之外,复还有练饷、剿饷,数倍加派,近者十余年,远者二十年,以致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更有粮料、召买诸多名目,各种私派巧取殃民。今与民约,凡正额赋外,一切加派尽予删除。官吏若有不从者,察实治其罪。”
成为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召集贝勒大臣们开过一个会,会议的重大决定是,从摄政王开始,所有亲王、贝勒、贝子“悉罢部务”,不再分管政府六部事务。所有政府工作全部由各部尚书负责,各部尚书直接对摄政王负责。当年,皇太极设立政府六部,本来就有削夺诸王贝勒权限的意思,并曾经有过悉罢诸王贝勒分管部务之举。后来,随着皇太极权位的巩固而渐渐放松了控制。如今,多尔衮再次祭起这一招儿,意图仍然在于削夺诸王贝勒们的权限,使他们只能“议政”,而不能“干政”。多年以后,到了雍正及其儿子乾隆皇帝时代,索性连诸王议政的权力也予以废止。从此,给这个政权带来过勃勃生机的贵族共和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了完全汉化的皇权专制,这个政权也就此步入了真正的回光返照。
天聪二年(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这个杀母家仇可埋在心里了。
清朝成宗义皇帝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传奇人生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曾经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依仗自己掌握后金八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势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
他是多尔衮的兄长,更是多尔衮一生命中注定的“苦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