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面对新需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拿出新“干货”

发布于 2021-09-05 13:21

上方“”,发现更多精彩。

打卡图书馆、畅游博物馆、以游客中心为文化通道、进景区体验当地文化……如今,一些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目的地已不是各自独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正通过机构功能融合等方式,携手同行、彼此成就,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更好满足群众多元文旅需求。

创新机制,让做法跟得上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充实、丰富、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更有追求,对多样化、特色化文旅服务更有需求,对于文旅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更有要求。满足新期待,回应新变化,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注重标准构建,推动机制创新,因地制宜激发发展新动能。业界专家分析,随着各地实践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结合点、发力点、创新点将更加凸显,文旅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渠道资源互联互通,体制机制有统有合的局面有望形成,有利于大幅提升服务整体质量。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委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服务标准,划出了工作重点。以此为指引,各地加紧实践,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社区)从顶层设计入手,大胆实施制度重构,出台《关于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张家港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张家港市群众文艺团队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自2012年起,公共文化共享工程、文化育民工程、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书场(戏台)建设工程、数字美术馆建设、最美悦读空间建设等被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实践中,当老做法跟不上新变化,永联村又历时一年,率先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建设标准》,从公共文体设施和旅游、公共文化资源和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城市文体活动和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和旅游、文化志愿服务和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和旅游等多方面明确建设及保障措施,从而以标准化建设有力推进创新应用。

浙江省湖州市则全面梳理了文旅公共服务综合性试点与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关系,调查摸底文化和旅游场馆、人员、管理等资源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规范》,将“按需、分类、分步”落到一项项具体工作中,重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旅游功能融合、旅游公共服务机构文化功能融合、文旅共享空间建设和服务、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平台融合等相关内容。

公共服务内容多、受众广、需求多元,进入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运营得怎么样,直接影响服务主客体的互动效果,为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和旅游服务成为许多地区的自觉选择,效果初显。

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基层文化站点利用辖区景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有实力的雁洋乡贤、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不仅有利于破解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紧缺、场馆运营不佳的问题,还汇聚起多方力量,以文化和旅游服务激活了地区文旅发展活力,给群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浙江省义乌市文化馆引进了以学术为支撑的专业类公益美术馆项目、以传统美育教育为核心的普及类公益培训项目、以专业管理服务为支撑的城市惠民演出项目,逐渐形成了由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惊喜不断,创意无限。”资深文化爱好者、文化馆骨灰级粉丝许向南对文旅公共服务的评价,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毕绪龙认为,现阶段机制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从顶层设计方面需给文旅公共服务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定位,从而指导高质量发展。同时,机制创新难度最大,各级文化和旅游机构资源整合融合能力不一,难以将文旅公共服务纳入社会服务范围,下一阶段如何理顺关系,思维借位,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是重点。

再造空间,表意场景“上新”

公共服务空间是文旅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也是彰显地域特色、精神气质的表意场。

近年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众多新型文化空间广受欢迎,一批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也通过空间提升,为大众旅游生活注入了新色彩。

实践证明,公共空间提档升级正成为解决公共服务旧疾的一条有效路径,文化和旅游设施以往利用率不高、功能性不强、特色不鲜明的情况正在得到缓解。

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将综合文化站与同位于古镇景区内的6个文化分馆结合起来,场馆均在保留古镇明清建筑风格基础上修复建成,并将元宵文化、红妆文化、宗族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元素植入其中,让游客在游览参观中享受前童特有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站与各场馆关联互动,统筹设置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让“一站六馆”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享文化空间。

此外,各地还积极推动文旅服务融入生活,实现文旅功能互通。

成都市文化馆组织和推动的“街头艺术表演”现在影响已扩散至全国;深圳开展“街头艺术四季FUN”,哈尔滨开展“街头文艺”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度成为活跃文化生活、宣传城市形象的亮丽风景线。

毕绪龙认为,新型空间对于扩大社会化、增加新功能、适应新需求方面意义深远,是将公共文化需求与当地休闲需求有机结合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更新过程中优化文化和城市环境有重要作用。对于重塑空间不应只重视设施更新,而应更加着重功能再造,尤其要适应新变化,将空间布局与现实发展有机结合,塑造开放共享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聚力服务,文化辨识度和游客获得感双提升

如果说空间是服务载体,那么内容和服务便是提升公共设施品质的内核。提升公共服务场所、设施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已成为实践“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文化和旅游创新服务项目,不少地方的文化辨识度在增强,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获得感也在提升。

年开展活动量达400余场次,参加人员6万余人次……南京秦淮区图书馆在游客口口相传中“红”起来。先不论其处于夫子庙核心景区的区位优势,光看它的服务项目,人们可能就被“如此开放”的姿势所折服。该馆充分利用全区100个集旅游休闲、阅览为一体的“转角·遇见”空间,在夫子庙景区设置24小时自助借阅室,更新南京地方文献200册,旅游类书籍500册,供游客及周边市民借阅。同时,针对不同文旅需求,与本地酒店合作,选取了“秦淮书舍”主题酒店及文保单位——棋峰试馆酒店,共投放主题书籍1万余册,还达成预留宣传位、公益文旅活动资源共享、本馆附近酒店的图书推荐和借还服务及馆藏书籍共享等合作,每年游客服务量就达1.5万余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与景区链接得到不断深化。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组织“金鸡湖双年展”“金鸡湖艺术节”“非凡旅游季+”等品牌文旅节庆活动,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由单一为市民服务向市民游客双重服务转型升级。依托公共文化中心的文艺精品与15个馆属艺术团开展文艺演出及展览进景区、社区等惠民便民服务,营造了主客共享的文化氛围。

智慧赋能,服务方式系统性重塑

进入“十四五”,我国正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时代跨越。数字化改革,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更显必要和紧迫。在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方式流程等方面,文旅公共服务方式正面临系统性重塑,其结果直接影响公众对文旅机构的“印象分”。

“一开始我们也很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数字化、智慧化的认识也很浅白,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场服务逻辑大转型,要继续做好服务,就不能避过这道弯。”多位业界人士向记者坦陈思维之变,尽管难点不少,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王全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双向提升,需要找准切入点,针对各自短板和需求,进行活动、服务和项目的有机结合。“当前,不少公共文化机构开放思维,主动求变,或是融入地方旅游推介,开展区域联动,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或是让文化服务走出去,与旅游点位合作输出文化资源,丰富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以及游客中心等场所的文化内涵;或是结合旅游推介举办主题特色文化活动,在不同场景中与居民和游客互动。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今后发展尤须把握服务的公共性,盘活存量,创造增量,提升效能。”王全吉说。

编辑|王彤丹

审核陈曦

信息来源|文旅之声、中国文化报

本平台文章如欲转载,请联系告知我们

并在转载时注明文章来自

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