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级!海地总统遇刺,全国进入戒严状态,美国是幕后真凶吗?
发布于 2021-09-05 16:58
世事如棋局局新,一朝阴雨一朝晴。
在这个世事难料的国际社会,没有人能够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任何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引发洪流海啸般的动荡。
7月8日,局势再次迎来了变化,一个本不起眼的黑人国家占领了世界头条。
先说说事情的经过。海地总统莫伊兹于7日在家中遭遇不明袭击,身中12枪后当场身亡。随即,海地总理约瑟夫宣布国家进入戒严状态,全国进行为期15天的哀悼。
在这个本就动荡的国度,暗杀和混乱事件的发生虽是常态,可这样电影中的画面真正出现在了一国总统的家中,外界仍是一片哗然。
并且,随着调查的进行,事情也展现出了十分复杂的一面。
一来,既有媒体宣称海地总统夫人已经身亡,也有消息表示其正在美国迈阿密的医院中接受治疗。
二来,案件疑云密布。一方面,凶手使用的是英语和西班牙语,但海地可是一个法语国家,这就说明作案者很可能来自国外。
另一方面,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表示,带有美国口音的行刺者自称是美国缉毒局特工。
种种现象都在表明——这件事情或许和华盛顿脱不了干系。
对此,白宫的回应也很有意思。
先是一如既往地否认自己参与了此次行动,而后拜登表态,会尽“最大努力”援助海地、帮助调查。
要知道,拜登先前的态度可是“海地的存亡与美国的利益无关”;在旧人特朗普的眼中,海地可是“垃圾”一般的存在。
所以,如今的态度转变不难让人怀疑——美国有什么意图?难道白宫真是混乱背后的始作俑者?
下面简单分析3点。
1,美国入侵已成“家常便饭”。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与美国迈阿密相连,也被称作美国的后院。之所以长时以往的被白宫“瞧不起”,一是因为其95%的黑人组成,二是因为常年的政治动荡导致海地确实一直沉沦在世界的海底。
但值得肯定的是,海地确实对于美国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其跻身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却拥有着相对丰富的地矿资源,白宫一边是百般嫌弃,一边却又不舍丢弃。
自海地建国以来,美国便多次借着其政局动荡的时期实施入侵,驻扎的美军最多时可以达到2万人,为的就是将海地包装成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后院”。
可问题是,没有一个国家不期盼美好的未来,更何况是在黑暗中攀爬了百余年的海地。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抵制美国的浪潮,游行示威可谓是接连不断。
历史教训明眼可见,且动机、目的都有了,美国自然也就成为了操盘这次刺杀行动的最大嫌疑人——为的就是同化、拿捏海地,甚是为下一步军事入侵和战略部署打下基石。
而拜登口中的“援助”,很可能就是接替海地政府掌控全局的意思。
2,对海地有何影响?
在莫伊兹执政时期,先后撤换了7名总理,如今宣布全国进入戒备状态的约瑟夫仅是4月刚上任的“代理总理”。
在这个“铁打的总统,流水的总理”的多变国家,莫伊兹的离开所带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总理约瑟夫已经于7日表态,海地总统选举将会在9月26日如期举行,这就意味着海地政府将面临着2个多月的权力空档期。
如此一来,也为这个混乱不堪的国家的内部分裂、美国趁虚而入创造了良好的时机。
而且,如果真是海地内部反对派策划了这次袭击,那么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这个满目狼藉的国家再入无人知晓的境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可以看到,刺杀者拿着大喇叭高喊“我是美国人”明显略有刻意,而且如果没有“内应”,袭击行动怎会如此轻易得手?
因此,美国、海地内部人员、与白宫有仇的国家,都有可能是这次悲剧的幕后凶手,不过不论是哪一种可能,都表明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希望正在逐步散去了。
3,打铁还需自身硬,海地的悲剧再一次彰显了“小国”的无奈。
不论真相如何,群龙无首的事实已无法改变,迎面而来的难题海地或也是无力解决。
这样的写照还有许多,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真正能在霸权之下生存下来的国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若是原地踏步,顺应不了时代的发展,渐渐只能沦为权利之争的牺牲品,甚是毫无意义的牺牲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