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及其文化传统能够持续发展吗?
发布于 2021-09-06 10:12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美名曰“鱼米之乡”。而浙商,一般指浙江籍企业家的集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浙江省地图
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习近平曾指出,“敢为天下先、勇于闯天下、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浙商群体,为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评“浙商”
浙商,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群体。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能走在全国前列,浙商功不可没。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在内的文化,是社会活动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之根源,能在不同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路径和模式。因此,对浙商的前世今生进行探究,或许能解答浙商的一些“奥秘”。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至今已逾40年,浙商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对浙商与浙江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浙江文化对浙商成长为“财富浙商”并向“文化浙商”嬗变的作用进行探究,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浙商要在新高度实现“新飞跃”,从“财富浙商”迈向“文化浙商”,仍然需要借力于浙江文化。
这种工商业活动的发展,则离不开浙江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优势,离不开浙东学派长期以来“工商皆本”的呼吁,离不开当地民众敢于冲破清规戒律的勇气,更离不开浙江人通过复杂的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经商网络。
《浙商简史》:“一个人的命运是性格决定的,一群人的命运是文化决定的。浙商能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既有历史的偶然,也有文化的必然。”
浙江不仅陆地面积小,而且“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资源有诸多局限。但是这一不利因素却造就了浙江人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磨炼出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开创意识。为了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早在六七千年前,良渚文化中的先民们就一直在与大自然抗争。
汉代以后,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南迁,自然资源日益稀缺,一代代浙江人在与大自然抗争与改造中,修筑了一系列海堤、河道、水利工程,创造了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等,进而创造了一年三熟的农业文明。重要的是,人口密集、耕地偏少的不利因素促使了浙江人把注意力转向商业与手工业,使得商业与手工业成为当地人谋生的补充手段,甚至是重要手段。
(杭嘉湖平原)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江南苏湖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中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
在唐宋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使浙江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明代时,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浙江出现,形成了在中国远近闻名的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史称“遍地龙游”、“无宁不成市”。
时间来到鸦片战争后,浙江把握机遇,以家乡浙江为基地,以上海为中心,以全国乃至海外为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经商话剧,浙商也成为近代中国史上最为活跃的地域性资本家和企业家集团。浙商,是19世纪推动中国工商业进程的强大商帮。是最早参与上海的开发,叱咤十里洋场,曾一度垄断上海大半产业的精英群体。浙商与粤商、徽商、晋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四大商帮”。
民国时期,大量浙商聚集在上海十里洋场
经历了中国近代动乱中的长期低迷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长期压抑,改革开放以来,浙商重新崛起并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财富浙商”。不管是否有主观意识,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惯例、习俗来思考问题、采取行动,并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框架中谋求自身的利益。尽管文化与文化表达方式是多元的,尽管现代浙商明显区别于传统浙商,尽管浙商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共同地缘关系与文化渊源的商业群体,“财富浙商”的崛起,与浙江文化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浙商的自主文化意识层面包括三个方面,自主谋生、自主进取、自主创新。由于历史文化的关系,浙商的自主意识逐渐地演绎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成为浙商显著的精神面貌。
浙商博物馆中马馆展出实景
自古以来,浙江人对改善自身生存和社会生存条件,较少地依赖政府和行政长官,而是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奋斗与个体间的协作。这个特点,在改革开放后的浙商身上得到了特别明显地展示。
自主文化精神在浙江遍地强化的最重要表现,乃是自主创新。横店农民徐文荣(1935年出生,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横店集团总公司社团经济局主席)是中国一个顶尖民营企业集团的创立者,“草根浙商”“四千精神”的创立者,而且还是自主创新精神的实践者。在所有制模式上,他创造了“社团经济”,带领其他农民兄弟去实现共同富裕;在精神上,他不与流俗为伍,不与时尚的企业管理观念为伍,一直坚持并践行着自己的社会理想———被人怀疑已久、废弃已久的“大同理想”;在文化上,他创造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横店影视城,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史上写下重要一笔;在理论上,早在1994年,他就曾对“文化力”做过阐述,认为“企业文化力表现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物质文化三个层次,代表着企业整体文化的不同侧面,同时又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三者密不可分”。
徐文荣是横店集团的创始人。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走出了一条具有横店特色的发展之路。他所创造的社团经济,被经济理论界概括为:横店式共有制,市场型公有制,称之为中国农民实现小康之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浙江,像徐文荣这样的企业家数不胜数,他们对自主创新的实践和发展,成了当代浙江制度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浙商现在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性格、一种独特品质,成为当代工商文明的重要体现。但是,浙商及其文化传统能够持续发展吗?
在短缺经济和市场经济早期,以“低学历高效率”为特征的浙商模式效果明显,在市场竞争进入体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浙商开始遭遇困难和挑战,其先天优势难以体现,甚至开始被削弱。浙商需要内涵,内涵深厚了,浙商才能不断前进。充实浙商的内涵需要多管齐下,其中之一就是重视文化、强调文化,实现“财富浙商”向“文化浙商”的跨越。这是国家增强软实力,建设经济强国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有理由相信,“财富浙商”或迟或早一定会为“文化浙商”所替代,更多的浙商一定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素质,包括浙商文化在内的中华古老商业文化,必将给世界商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