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全国高新区百强” 大冶湖高新区发起总动员

发布于 2021-09-06 13:22


     
       近些年来,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发展动力、产业结构、园区建设”三大转变——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园区空间不断拓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经济社会得到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是大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是主战场和主阵地。


       千钧重担,舍我其谁。3日,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召开奋进全国百强园区动员大会。深入实施《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全国高新区百强的行动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努力建设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幸福高新,持续推进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争先进位,为大冶加快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和黄石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为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贡献重要支撑力量。
东楚晚报
大冶湖高新区奋进百强园区动员大会召开
突出建群强链
打造现代产业升级版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是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四梁八柱”。

       物流车、专用车,充电桩、充电场站、各类智能应用场景……近年来,为了把高新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该区聚焦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按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要求,坚持招大引强,紧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发力,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有效推动了以劲牌公司为龙头的生命大健康产业、以迪峰为龙头的换热器制造产业、以融通高科为代表新材料产业、以普罗格智慧仓储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电子显示和可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大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经济发展,产业先行。目前,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劲牌保健酒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已形成涵盖包装、制瓶、制盖、物流等上下游全产业链集群;高端装备产业不断壮大——拥有东贝电机、迪峰等一批重点企业,迪峰、斯瑞尔生产的换热器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新材料产业多元开花——集聚宏泰铝业、实美科技等20余家铝型材产业上下游企业,是全国第三的铝型材生产集群之一;以融通高科为龙头的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磷酸铁锂产能规模可进入行业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步伐——晨信光电陶瓷插针、光纤连接器等产品性能和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信永辉、汇朗科技加快布局电容触摸屏、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同时,以普罗格智慧仓储物流、大冶有色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加快建设,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开工,产业能级逐步提升。

       “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是光谷科创大走廊涵盖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光谷科创大走廊环大冶湖智造组团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光谷科创大走廊大健康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据介绍,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与武汉“光芯屏端网”完美契合,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协同发展等方面,大冶湖高新区将大有可为。

       目前,高新区已经成为大冶先进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大冶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下一步,高新区将突出建群强链,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优势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推进。按照“3+3”的产业体系,发展壮大生命大健康、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大健康产业带,做大以“劲牌系”、楚天香妆等企业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东贝精密制造、普罗格智芯科技等项目,做活装备制造产业;擦亮“中国建筑铝型材示范基地”招牌,全面推进铝材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光伏+储能”、汽车及零部件三大重点培育产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确保度边电子、仕上电子等项目早日建成达效,促成天扬光电液晶模组生产及上下游配套、背光板生产等一批项目尽快签约落地,着力打造全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加快引进腾晖光伏等细分领域企业,做优以融通高科、祥邦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光伏+储能”产业;引进头部车企,盘活汉龙优质资源,加快发展汽车产业。

       与此同时,高新区将继续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研究产业转移趋势和龙头企业布点需求,积极融入光谷,深度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力争引进一批龙头骨干和“专精特新”,确保全年新签约项目40个。

 

突出创新驱动
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

       9月3日,黄冈师范学院与大冶市展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校企合作中心暨博士工作站揭牌,校企双方将在新材料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是科技型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决胜未来的关键。

       高新区是大冶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大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该区围绕科技创新八大内容,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力度,以产业链、价值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补齐短板、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按照新科技“18”条,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三年“扫零”工作,深入推进“十大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成功打造了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火炬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等多个国家级基地。高新区积极引导芳香产业技术研究院、铝型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现有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力推动了一批关键原创技术在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中的应用。据统计,3年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达100家;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新建铝型材、瑞晟芳香两家产业研究院;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由15家增至26家,其中,新升级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实现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芳香产业研究院、铝型材产业研究院均获批黄石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增至111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占比达到87%;在全省率先建设大学科技园,目前已正式开园,华科、武大、湖北理工等9所高校和研发团队入驻,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与此同时,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和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劲牌公司的快速发展,是大冶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生动实践。多年来,劲牌坚持“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率先将中药数字技术运用于产品生产,并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研发中心——劲牌研究院,先后通过了“博士后产业基地”“国家实验室”认可和省级“保健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鉴定。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还进一步深化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努力吸引高校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资源,积极建设特色化、专业化的大学科技园,有效构建了“技术研发在高校、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创新协同发展模式。

       如今,高新区聚集了劲牌公司、普罗格智芯科技、融通高科、瑞晟生物、迪峰、山力板带等一大批行业翘楚和“隐形冠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下一步,高新区将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轴,加强与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知名高校院所对接,推进大学科技园提质升级,构建“技术研发在高校、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瑞晟芳香专业孵化器、铜都汇众创空间向国家级平台迈进。组建换热装备产业研究院,引入“光伏+储能”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研究院,推动铝型材、芳香产业研究院做大做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确保今年新增15家以上,累计超过115家。加强科技型小微企业入库指导,力争今年获批认定80家;实现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

 

突出破冰转型
打造深化改革升级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近些年来,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永葆“进行到底”的改革精神,以改革统揽发展全局,以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全力破除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自我完善,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只有改革,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唯有改革,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高新区完善了辖区管理体制,实行“1+12”领导小组+指挥部管理模式,实现高新区经济发展与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分工不分家”。同时,将市、区两级招商服务中心进行整合,成立招商办,由高新区统筹管理,全员实行聘用管理、落实年薪制,有效激发了招商引资活力。此外,高新区按照“分类引进、灵活使用、统筹管理”原则,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岗位管理和“控制数”管理,推进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缓解了部分岗位专业型人才短缺问题,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整体活力。

       高新区还持续推进高新投市场化转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科技金融的支撑作用,积极吸引风投、创投、银行等金融机构入园,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形成资本聚集区,全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加快抢占行业“创新制高点”。

       “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等着‘给答案’,而是要主动‘解方程’”。潘小进说,下一步,高新区将突出破冰转型,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更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深化改革升级版。

突出要素保障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连日来,高新区党工委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专班,兵分多路,深入劲牌健康白酒、融通高科、星锐科技等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

       为了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高新区大力推行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模式改革,推出“先建后验”“五联合”(联合评估、联合图审、联合报建、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审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平均缩短了五分之三以上的审批时间,促进审批效能提速。

       总投资10亿元的湖北华力科技项目,占地面积300亩,主要从事高性能铝合金零部件铸造及加工。得益于高新区的全程保姆式服务,不到一个月时间,企业就拿到了《项目建设施工通知单》。

       “要是按照一般流程等手续都办好了再去建的话,怎么说也要拖几个月。先建后验,解决了我们企业的大麻烦。”项目业主感叹地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为大冶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为了统筹推进项目建设,高新区大力推行“1+12”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机制,采取项目服务“四单”管理模式,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保服务机制,为每个项目配备服务专员,精准精细服务签约到投产全过程,建立了督查机制,明确了部门责任,限定了办结时间,实行挂牌管理,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为经济发展“抢时间”,全年确保新开工项目25个,新投产项目21个。同时,该区连续开展“双千”活动,以打攻坚战的方式,全力帮助企业解决政策、用工、融资等“拦路虎”和老大难问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企业缺什么,高新区就送什么。企业缺钱,高新区就发动金融投资机构,积极开展“春风贷”“甘霖贷”活动,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难题……企业缺人,高新就通过省内省外、线上线下,扎实开展“春风行动”……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外部资本纷至杳来,为大冶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

       形势任务在变,铁肩担当不改。面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高新区将突出要素保障,加快西北片区扩园,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35万方标准化厂房建设,为电子信息等项目提供“拎包入住”的优质环境。加快盘活博天环保等9家企业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基本清退纺织业,为高质量发展腾退空间。同时,高新区将进一步壮大高新投公司资产规模,多渠道开展投融资活动,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将深化与省高投等专业机构的合作,通过产业基金引导大项目、龙头项目落户高新区。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全国高新区百强的行动方案》,既是任务书,也是标准尺,更是动员令。潘小进说,作为大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争当“全省经济总量前三、黄石增速第一”,高新区责无旁贷。高新区将坚决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担当实干推动比学赶超,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要”,积极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光谷东科创大走廊、黄石市域一体等多重战略机遇,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黄石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黄石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