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曾有“大江大河”流淌!
发布于 2021-09-07 12:58
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仔细研究了这些地理特征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火星的水道,远比之前认为的要气势磅礴得多。 科学进展
图自:NASA-JPL / 亚利桑那州立 & 芝加哥大学(via New Atlas)
火星科普
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欧洲古称火星为“玛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火星被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火星有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发射的四艘在轨环绕探测器,分别是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全球勘测者和MAVEN火星探测器,表面有多个美国的火星车,如好奇号、洞察号以及结束任务的火星探路者号、凤凰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等。 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人类能够去火星上生活吗?
在确定了火星表面的环境十分恶劣之后,人们依然没有放弃对于火星环境的探查,并且改换了另一个方向——既然火星表面不足以住人,那么火星的地下是不是有可能存在生命?要知道火星上确实曾经存在过水,而水和很有可能将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目前人类的火星车已经在火星上发现了盐水湖的遗址,很有可能在火星的地下有着大量的液态水。至于这些液态水里是不是存在生命,那就是一个未知的问题了。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为我们提供“第二家园”的星球,火星是目前最有在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移民需求的行星,毕竟太阳系之外的世界我们还是陌生的,而且现有的飞船制造水平也差得很远。如果人类想要在火星上生活,那么我们必须对火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至少液态水和大气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些人认为,火星虽然很难建设成一个富饶美丽的家园,但是可以给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缓解地球的资源危机。
火星图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