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有不少地区曝出“阴兵借道”的诡异现象,专家给出了解释
发布于 2021-09-07 22:10
“阴兵借道”是一种灵异现象,我国古代的许多史料里都曾收录过这种现象。
所谓“阴兵”,就是地下世界的军队,因为他们并不存在于现世,所以,才会令人忌讳莫深。和普通的“闹鬼”、“撞鬼”不同,阴兵借道往往是“鬼”成群出现。它们也不太可能与人之间产生直接互动,如:谈话等。
张鲁曾创立“五斗米道”,虽然,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修行之法,但在今人看来这无疑是妖言惑众的邪教思想。偏偏古代没有“科学迷信”的概念,所以,当时笃信这套迷信理论的家伙大有人在。
根据《晋书》的记载,王羲之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他的儿子王凝之更是忠实的邪教信徒。
孙恩造反时,曾带着大军进攻王凝之所在的会稽,王凝之的属下建议他巩固防御工事。谁知,王凝之十分托大,他认为自己的“五斗米道”完全能抵御叛军的攻城。所以,当孙恩兵临城下之际,王凝之道:“吾已请大阴兵阴兵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张鲁的“五斗米道”里,肯定有不少鬼怪之术,其中,就包括了“阴兵借道”。那么,王凝之究竟有没有召唤出鬼兵帮他打仗呢?并没有,小王先生道行不精,半个鬼兵都没召出来,以至于,孙恩的部下轻而易举地击败官兵,杀掉了王凝之。
其实,在那个迷信的年代,还是有明眼人存在的。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对丈夫的愚蠢行为就做出了如此评价:“天壤之间,乃有王郎!”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翻译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在历史上,大部分“阴兵借道”的现象,都不是人为主导的,而是“不请自来”的。
《北齐书》记载,大宁三年“晋阳讹言有鬼兵,百姓竞击铜铁以捍之”。不过,作者明确表示,这是“讹言”,并非真实信息。由此可见,古代绝大多数阴兵现象,都是老百姓以讹传讹的虚妄之言。
“开元二十三年夏六月,帝在东京,百姓相惊以鬼兵,皆奔走不知所在;或自冲击破伤。其鬼兵初过于洛水之南,坊市喧喧,渐至水北。闻其过时,空中如数千万骑甲兵,人马嘈嘈有声,俄而过尽。每夜过,至于再,至于三。帝恶之,使巫祝禳厌,每夜于洛水滨设饮食。”
这是古籍中言之凿凿的记载,当时京城里的老百姓奔走相告,说有若干鬼兵招摇过市,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穿过洛水。唐玄宗对这种现象十分厌恶,立马派了一大堆巫师在洛水作法,每天晚上在河岸边摆好贡品,驱逐鬼兵。
很多研究古代阴兵现象的朋友,喜欢拿《太平广记·洛阳鬼兵》里的这段文字当佐证,然而,这并不能作为阴兵存在的证据。百姓“皆奔走不知所在”,显然向人们描述这些现象的绝非目击者,他们只是听到人马嘈嘈有声,没有人亲眼所见。
在谣言的开端,可能有人听到洛水附近有戏班子唱大戏,亦有可能是“京中有善口技者”在作怪,或者干脆是山风声。更何况,《太平广记》这部书是纪实小说,虽然,有“纪实”的成分,但内容都经过了艺术加工。
所以,这件阴兵事件多半与“晋阳讹言有鬼兵”没什么区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