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最惨烈的一战;战斗时,徐向前毫不知情,3000多人全部牺牲

发布于 2021-09-08 07:53

1937年元旦,西路军红5军解放高台,俘虏伪县长马鹤年,对被俘的保安队和民团进行改造,将愿意加入红军的进行了改编。为了扩大声势,对外宣传,威慑敌人。红5军将39团扩编为13师,45团扩编为15师,还有骑兵团(两个连)、侦察连以及直属直属机关。事实上只有3000人左右,当时红5军军长董振堂和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大部队驻守在高台县,红5军政委黄超带着仅有的一部通信电台驻守在临泽县。

1937年1月12日起,马元海以部分兵力牵制红9军和红30军,而大部分兵力绕道西进,指挥马彪、马朴、马禄等旅以及大批的民团进攻高台。包围高台之后,城内的红5军与西路军指挥部就彻底失去联系。敌军首先进攻城外的两个外围碉堡,守堡战士依托城外工事进行节节抗击,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击退敌军一次次冲锋,最终因为子弹耗尽,人员伤亡过多,外围的碉堡失守。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全部退入到了城内坚守。

高台县城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围子,城墙也是土筑的,高不到两丈,上面很窄,不容易隐蔽。在外围的碉堡失守之后,董振堂就命令将城内一切能装土的箱子、柜子全部都装上泥土,加强城墙。连日的厮杀,红5军兵力锐减,弹药基本消耗殆尽。董振堂命令骑兵团团长吕仁礼挖一个洞,危急时刻准备突围。吕仁礼率领一个连在城北挖了一个可以并排通过2匹马或者3个人的洞,在城外留下了薄薄的一层,随时观察动静,危急时刻,只要用一踹便可以踢开。

而这时,驻守在临泽的军政委黄超,派人化装潜入送进来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是: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必须死守。董振堂召开营级以上干部开会,宣读了黄超的来信,他表情严肃坚决的态度,要求大家:誓与高台共存亡。

1月20日马家军在炮火的掩护之下,架起云梯、头顶铁锅爬上城墙,红5军机关干部、女战士、炊事员、马夫等全部都上了城墙,没有子弹就用刺刀、大刀、木棍、石头……,没有手榴弹就将滚烫的开水泼向爬城墙的敌人。轻伤员用手抓、用牙咬。重伤员抱住敌人一起滚下城墙。而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让董振堂始料不及的情况,此前改编的保安队和民团有人反水,打开了城门,敌人大队人马立马涌入到了城内。

红5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十几个小战士(少先连)坚守在1个所教堂里,这是军部所在地。小战士们石破天惊地高喊道:“红军战士血战到 ,”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杨克明身边的机枪手也牺牲了,他抱着已经打红的机枪向敌人扫射,子弹打完之后,把最后一滴鲜血留在了教堂。

而这时,董振堂带着二三十个人登上东城门,指挥大家沿城墙往东北方向突围,因为敌人阻击不得不退了回来,继续向东南方向冲去,一颗子弹飞过来,董振堂身子一晃,从城墙上面摔到了城外,警卫员和还活着的几个人沿着城墙壁滑了下去,扶起军长的头,把衣服解开,一看,子弹从左胸穿过,鲜血直流,警卫员摇着他呼喊道:“军长,军长。”军长苏醒了过来,睁开双眼,微弱地说道:“我不行了,别管我,不走就冲不出去了。”

红五军驻守在临泽城外的37团和43团是由军政委黄超负责的,他命令37团团长饶子健带领二营向高台增援,饶子健沿着公路走了二三十里,枪声几乎听不见。他考虑到:在情况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盲目前进,高台如果已经被敌人占领,这支不足300人的小部队无疑是以卵击石,他和营长商量了一下,将部队带到附近一个土围子里侦察敌情,弄清楚之后再行动。

天刚蒙蒙亮,四面就有一群逃难的难民,有一个骑毛驴的庄稼汉见了他们忙停下来,用诧异的目光直愣愣地看着他们,老乡从服装上面认出是红军,忙摇头说道:“哎呀!你们不要再往前走了,高台已经被马回军占领了,你们的人死得好惨,一个大干部的头被割了下来。”

而这时,侦察员回来报告:高台昨天已经被敌人占领,3000将士全部阵亡。警戒分队报告:四周已经被敌人包围。由于马家军没有搞清楚情况,不知道这支小部队究竟有多少人,没有敢轻举妄动,只是派小股部队交火,试探虚实。饶子健和几个营干部研究之后决定,先隐蔽起来,晚上突出重围。入夜之后狂风大作,也算是老天爷帮忙,他们一边安排3个战士对马家军喊话,引诱敌人,一边组织突围。突出重围之后不久,听到枪声大作,火光冲天,那个土围子遭到了灭顶之灾。而那3个喊话的战士,也奇迹般地赶上了部队。

高台血战西路军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师长叶崇本、师政委朱金畅、参谋长刘培基、以及3000多名西路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少数从南山突围的部队,也遭到了马家军民团的残害。马家军占领高台城之后,大肆烧杀、掳掠、奸淫,持续七天。新任的伪县长亲自带领爪牙,挨门逐户搜捕红军伤员200多人,不能走动的一律就地杀害了,其余的押送到张掖韩起功部,敌人还将董振堂、杨克明、叶崇本的头割了下来。

1月21日,马家军的《青海日报》发表报刊:“马炳臣旅长,由高台电省告捷,高台克复之后,解决匪军三千余人,俘虏数百人,伪5军军长董振堂、伪5军政委杨克明未擒被杀。”整个高台战斗中,西路军总指挥部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1月23日,破译了马家军的电报,徐向前才知道高台危急,立马派出骑兵师前往接应。

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路军在甘浚堡的突围中遭遇马家军的围攻,给西路军的通讯造成了巨大的打击。10台收报机被毁,所存的电池、汽油及机件大部损失,器材难以持久。导致西路军指挥机关的通讯联络系统受到损失,这成为断送红5军的致命原因。

骑兵师说是一个师,实际只有四五百人,在向高台开进途中遭到了马家军的拦截,马家军以数倍的兵力发起进攻,骑兵、步兵、民团黑压压一片猛扑过来,战斗非常惨烈,战马倒下,战士们就以马为掩护向敌人射击,子弹打完了,就挥起大刀、长矛和敌人肉搏,以石头为武器向敌人砸去,最后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师长董彦俊、政委秦贤道受伤之后,誓死不当俘虏,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牺牲。

马家军攻克高台之后,立即向东,气势汹汹地将临泽包围。徐向前、陈昌浩下令:总供给部以及红5军放弃临泽,向红30军和红9军靠拢。临泽城内驻扎着西路军辎重部队、唯一能够造手榴弹和子弹的兵工厂、卫生部、总医院以及总供给部各单位。除了警卫连之外,其他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勤杂人员和1000多女同志,还200多伤员。

临泽城内的最高首长是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他对四局(西路军总司令部四局:负责侦察,局长:杜义德)的1个科长秦基伟说:“我们的处境虽然困难,但时刻要想着全军,我们是全军的生命线,部队不能没有我们,要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坚决战胜敌人。”郑部长和秦科长把所有的人不分干部和战士,不分男女。统一按照战斗需要编成班、排、连,警卫连两个排分别坚守在最容易被敌人突破的城北,一个排作为机动,由秦基伟直接带队。拂晓,敌人四面实时凶狠的火力轰击,炮火把城墙撕开几个口子,成群的敌人抬着梯子爬上豁口,挥舞着马刀,红军集中所有的步枪、手枪一起射击。幸亏红9军政委陈海松率1团前出接应,同驻守在城外的红5军37团和43团打退敌人,敌人经不住里外夹击,纷纷溃退,避免了红5军全军覆没的危险。

据妇女独立团团长王泉媛后来回忆:“在高台,有1000多名女同志被集中到一起,守在城墙一线,有武器的就用武器,没有武器的就用石头,瓦片向敌人砸。在整个战斗中,妇女团有400多人牺牲。”

驻守在临泽城外的红五军15师师长郭锡山、警卫员走到前沿战壕,郭锡山对警卫员说:“把你的盒子枪给我,打个远目标。”警卫员把枪给了他,他顶上子弹对准警卫员,指着敌人的阵地说“你跟不跟我去。”警卫员不去,他就一个人跑了,警卫员让哨兵开枪打了几枪,但没有打中。

马家军骑兵第五师副官处长薛克武在从张掖回山丹的途中,马禄(马家军的团长)让他带一位郭先生去见马步青,同时交给他一个木匣子,郭先生坐在副驾驶,到了武威才知道这个人是红军师长郭锡山,马步青叫机械处的人把木匣打开,里面是董振堂的首级。

马家军从高台将董振堂等四人首级带回了武威,让传令兵送到医院,命令以前被俘的一个小战士来辨认,这个小战士只认识董军长,其他的不知道是谁。医院用白铁做了四个筒子,将四颗首级保存起来,在医院院放了两三个月之后,送到了西宁,交给了马步芳。

马步青后来任命郭锡山为参议,月薪100大洋,指定郭锡山做被俘的红军干部的工作,此后又被任命为运输处的副处长,月薪300大洋。把自己的大姨子许配给郭锡山,最后,郭锡山的弟弟抢劫了马步青的丈母娘,全家被马步青枪毙。

对于魏淑俊来说,“杨克明”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杨克明1905年出生在四川,小的时候,父亲给他起名叫陶正,又叫陶树成,1927年与魏淑俊结婚。婚后不久,化名叫洪涛,到县城等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筹集武器,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农民武装,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在家乡,陶树成成为了乡亲们心目中的亲人,那些封建地主见了他又恨又怕。于是,国民党派部队捉拿陶树成,在乡亲们的掩护之下逃脱险境,国民党没有办法,就对他的母亲和妻子实行残酷地捆吊毒打,逼他们交出陶树成,打断了魏淑俊的手指。

1931年,陶树成化名叫杨克明,离开了家乡。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抵达川东,杨克明的游击队就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他担任了军政委,等到西路军西征时,他已经是红5军政治部主任。妻子魏淑俊与儿子相依为命,苦度春秋,迎来全国的解放。期望有丈夫的信息,多方打听查找,但都没有消息,杨克明的战友大多都牺牲了,即使幸存者也很少有人知道他隐姓埋名的秘密。

1952年,大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了贵州省委工作,全家也迁到了贵阳市落户。1954年修建高台烈士陵园的时候,搜集西路军烈士资料,获得了杨克明的一些真实情况,向全国各地去信、发函、访问。希望能找到烈士的亲属,但由于他真实的姓名和地址不详,加上随之而来的动乱,查找随即终止。1983年,当年杨克明手下的一个师长叫王波,到高台悼念烈士,得知还没有找到杨克明的亲属。回去之后立即着手调查,终于在贵阳市找到了魏淑俊的一家,此时,魏淑俊才知道丈夫血洒西征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