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帝王提倡满汉平等,那他们做到了吗?从满汉全席看满汉的关系
发布于 2021-09-08 09:05
对于满汉全席,很多人并不陌生。有人说它是清宫国宴,席品有108道菜,吃三天三夜才算完。然而无论是皇帝的日常御膳还是宫廷宴席,只有满席和汉席,并没有唤作“满汉全席”的名目。清朝统治者虽然声称“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实际上却是“首崇满洲”。这种民族意识,使得宫廷膳食虽已融合了满汉饮食特点,但直到清末,宫中依然沿用满席,汉席分列的筵式。
配图
清宫中满席,汉席泾渭分明,官场却不是那么讲究。官场应酬交际比比皆是,在频繁的人情往来中,满汉饮食文化也逐渐交融。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官场宴饮应酬之风更炽,比满席、汉席、满汉席更为奢华的满汉全席便是在此时出现的。
满汉全席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周礼》将八种珍贵的食物称为“八珍”,后用以指代八种珍稀的食材。满汉全席的食单基本上涵盖了清代八珍的内容,鱼翅、燕窝、熊掌、海参皆在其中。然而,单是如此,还不能称得上是满汉全席,少了一味点睛之菜,那就是烧猪。满人的传统饮食是“燎烧白煮”,他们对山珍野味情有独钟尤其喜食猪肉,有俗谚曰“亲不过娘舅,香不过猪肉”,对海味却兴趣寡淡。烧是乾隆如此讲究饮食者,对燕窝、鱼翅、海参也没有特殊偏好。直到慈禧当权,宫中御膳才比较频繁地出现了燕窝,鱼翅仅能列入小炒之列。而这两样珍味,却是自元明以来汉族上层人士喜食之物。
配图
满汉全席难得地将具有满、汉饮食特点的食材齐聚一处,然而,满汉全席中的席品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其中,烧猪是满菜的“带头大哥”,同时又是整场满汉全席的头等大菜,地位远远高于汉菜的魁首—燕窝。但是烧猪的地位日后却受到了燕窝的挑战与冲击。
民国初期,社会上反满情绪高涨。在如此严峻的社会环境下满汉全席中的“满”自然成了陈旧和被压迫历史的象征,满汉全席因此改头换面,更名为“大汉宴席”。为了安抚少数民族的情绪推翻清廷后,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中华民国国旗也被定为五色旗,代表了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的联合。此时的满汉全席顺应潮流,从强调汉族至尊的“大汉宴席”更名为“五族共庆宴”,又称“联盟宴”。然而,在“容满”的同时,“排满”的痕迹却一直存在。
配图
1913年10月10日,意大利参赞代办丹尼尔,华雷和《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乔治·莫理循参加了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仪式,并刻意记下了宴会的菜单燕窝,煮鱼,鱼肉菜品,炖鸭,虾肉菜品,蔬菜,炖鸡,水果罐头,菠菜炒肉丝,新鲜水果,鸡蛋糕,咖啡。”在这场宴席里,清中期以后流行的宴席主菜,除了燕窝,其他席品例如烧猪、鹿尾等都消失了任何带着“满”意义的席品都被抹去,而被列入汉席的燕窝却被保留下来,经历了席品结构的多次删改,满汉全席在民国初期已经名存实亡。
配图
能置办满汉全席的一般为饭庄,清末以前,北京的饮食行业分三六九等,饭庄是最高级,主要为贵族、官僚、豪绅和富商服务,按老北京的说法,是“专伺候大宅门然而,从1912年到1927年几年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始终处在动荡不安的阴霾中。北京城头几度更旗,新旧政权更迭重置,新旧贵族共处一室,满汉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满汉全席的主顾是清朝王公贵族、官僚和富商。清政府被推翻后,这些人顿时失去了往日的政治特权,不到十几年便迅速衰败了。满汉全席的踪影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它却并没有从此失去生命力。
配图
1925年,一家名叫“仿膳茶庄”的小店在北海公园北岸悄无声息地开张了。店老板是原本在清宫御膳房菜库当差的赵仁斋,他和儿子赵丙南联络到前御膳房的厨师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五六个老伙计。制作清宫糕点,贩卖茶水,没想到店铺竟一炮而红,于是仿膳又应时应景地增添了“四抓”、四酱”、“四酥”、黄焖豆腐、栗子扒白菜之类的小炒。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仿膳茶庄改为国营,并请来了曾在清宫掌灶的几个老厨师,更名为仿膳饭庄,专门经营清宫风味菜肴。此时,早已失去原有生存环境的满汉全席,不知被何人重新拾起,成为建构“中华民族”的手段。
配图
关于“中华民族”的大同想象,在清末民初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已有所提及。对保皇派而言,革命派“排满”的民族观点过于激烈和危险。梁启超主张融满汉为一体,提出“大民族主义即“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个思想或多或少影响了后来的革命党人,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华民族”的建构提供了基础。仿膳饭庄的满汉全席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商业部调集全国各菜系名厨,充实仿膳饭庄的技术力量,还组织专人发掘整理出九百余种菜谱,在融合了历代饮食精华、南北菜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满汉全席”。令人欣喜的是,“满汉全席”这场于民国后期销声匿迹的盛宴,终于在沉寂了几十年后,作为一种建构中华民族的资本,重获新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