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馄饨”,你到底叫什么?
发布于 2021-09-08 11:48
Hun tun
馄 / 饨
对
食
戏
作
|
|
陆
游
馄饨那得五般来
蒸饼犹能十字裂
时伴儿曹把酒杯
春前腊後物华催
“混沌”一词在古代传说中央之帝混沌,生无七巧,日凿一窍,七日凿成而死,比喻自然纯朴的状态。中国人吃馄饨,至少有2千多年的历史,甚至比吃饺子还要早。
“馄”和“饨”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挪作它用。而“馄饨”与“混沌”是谐音,民间吃馄饨寓意着:打破混沌,开辟天地。所以中国人对馄饨的偏爱,从造字之初,就溢于言表。
走,我们下班后带你去吃云吞?
云吞?啥玩意?没听说过,能好吃吗?
由于历史悠久、地域广泛,馄饨的昵称多得让人头疼。
江浙沪一带喜欢叫它本名“馄饨”,再往南到福建叫“扁食”,在川渝叫“抄手”,在广东叫“云吞”。南方人对自己家乡的馄饨都有些原教旨主义般的坚持,在人口流动都如此频繁的今天,各地对馄饨的叫法仍然让许多人一头雾水。
南方各地馄饨的叫法
在南方,看似一碗简单的馄饨也各有各味。
馄饨三要素:馅料、皮子、汤底。人们自由发挥,广东人钟爱汤头,川渝人钟情调味,当然还有痴迷馄饨样子的江南人。正如有个美食家说过那样:“汤料清澈的馄饨,适宜水软风轻的江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出名的馄饨们。
粤语“云吞”的发音与“馄饨”相似,由此得名。广东人吃云吞,经常和面一起吃。云吞皮的做法,也就跟广式碱水面同出一门。北方做面不加蛋黄,面身洁白。广东的面通常会加碱水,加整颗蛋,面身澄黄透亮。
云吞,是所有程序都遵循古法的云吞面唯一创新之处。从肥瘦比三七开的纯鲜肉云吞到八分虾仁两分瘦肉的鲜虾云吞、蟹黄云吞、瑶柱云吞,从半透明的云吞皮咬进去的口感越来越鲜美、扎实。汤底色泽金黄清澈,鲜香浓郁,吃完云吞喝干汤底也不觉口渴,方为优秀。
每个老广东人心中都住着一碗云吞面。云吞面不仅是一份风雨无改的早餐,更是广东这方水土所养育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上海菜肉大馄饨
上海馄饨铺要是只卖一种馄饨,那么非荠菜肉馄饨莫属。虽然一年四季都买得到荠菜,但阳春三月里的野生荠菜,才是上海人的心头好。俩上海人碰面问一句“今朝吃馄饨好伐”,说的也肯定是它。
而且荠菜馄饨务必要大,一勺要像舀了个元宝,满满当当要咬好几口。一张四方的皮子对角平铺在桌子上,用筷子挑适量的菜肉,先包上一角,再翻上两边,最后在另一角上沾点水,包起,搭牢,一只漂漂亮亮的大馄饨就包好。馄饨里流的鲜美汤汁自然是淌在勺子上,一口饮下。
苏州泡泡馄饨
泡泡馄饨的肉可以忽略不计。竹签在满满一盘肉里一挑,轻快地刮出指甲盖大小的红肉,手指捏合间包进形似气球的极薄馄饨皮里。馅是配角,皮才是主角,如果是机制的馄饨皮买回来后,还要用空玻璃瓶来回压,到薄如纸、手掌大小才算过得去。
碗底撒进猪油、葱花、盐,倒进高汤与煮开。一碗合格的泡泡馄饨,颜值要求极高。上桌时需要个个鼓着漂在汤面上,像透着嫩粉色的小水母。皮晶莹剔透,一抿即破,透出浓郁的汤和肉的鲜美。
福州扁食和肉燕相似,皮的传统纯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层淀粉折叠擀一次,反复多次,把皮擀得很薄,这样做出的皮薄而韧。
而做扁食馅,得挑选上好的猪后腿瘦肉,用刀切成薄片,再用头槌敲打,直至其烂如绵、粘如糊,呈肉酱状。在外卖还没盛行的年代,逢年过节走进闽北古城,你能听到“咣咣”的敲打声,一阵紧接一阵,那是家家户户做扁肉馅的声音。这种历经锤炼的扁食,口感脆嫩,分外有嚼劲。
扁食还可油炸。从滚油中捞出,淋上酸辣勾芡,外酥里嫩,别有一番滋味。
抄手,这个描述百姓抄着双手等热馄饨吃的、市井画面感极强的词,因此而来。也有人说是为了描述这种小吃皮薄易熟,抄手之间,就已煮熟上桌。
红油抄手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抄手摊前的空气,总是裹挟花椒、辣椒、葱、姜、蒜的味道,闻着就流口水。将适量菜籽油加热,直到表面有白烟冒出,再倒进混合好的酱料中,激发出麻辣鲜香之味,红油就制成了。抄手裹在香到想哭的红油里, 香辣中带着丝丝甜味,拌匀了吃非常过瘾。
大部分抄手的馅儿并不讲究和复杂,以猪肉最为流行,有部分也会搭配虾米、雪梨、醪糟汁乃至牛肉、鸡肉,但都不被视作正宗。当地人仿佛有种信念:唯有简洁的猪肉,方能彰显市井小吃的真章。
一张面皮,有厚有薄,悉随尊便;
一点肉馅,可多可少,习惯就好;
一段人生,或长或短,吃不惯抄手,就尝尝云吞。
编辑 排版/ 崔媛
资料 / 知乎 澎湃新闻
图片 / 作者 小红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