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有代表作吗?

发布于 2021-09-11 16:00

最新一期的《青年记者》杂志刊发了知名媒体人曹林撰写的《简历首先筛选掉那些没有代表作的人》一文,虽然谈的问题是针对大学生的,但读后让人想问的是:记者,你有代表作吗?原文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代表作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了充分的实习,有充分的公共连接度。

代表作不是偶然碰到的,而是一定数量的作品积累和沉淀出来的,写着写着提升到了那种能代表自己能力、在同题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我有个北大的学生,到媒体实习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场给某地带来灾难的暴雨,举国关心,她熬夜采访地铁遇困当事人写出的报道,第二天发出来成为现象级的作品,在记者还没有赶到新闻现场的时候起到了还原现场的作用,在刷屏中受到好评。这是不是代表作?我觉得不是,是“碰上”的,其他人写这个题,也能起到这个效果。代表作要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我看来,大学生的新闻代表作,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特质,方有“作品代表性”:

其一,有一定的“出圈”度,让媒体行业之外的人看到;

其二,在离开热点由头后仍有可读性和思考价值,不是依附于热点,而是触及这个社会的某种普遍价值,在热点过后仍能打动人心;

其三,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跟公共利益有密切的关联性,不是某个大学、某个地方、某个群体特有的事情;

其四,特别性,体现了自己某种特别的优势,别人可能也能做这个选题,但自己能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其五,同题竞争中能胜出,能举出当时还有其他报道,我这篇报道甩其他报道几条街。

记者,你有代表作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