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党史】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发布于 2021-09-11 16:03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总结中共二大以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着重阐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必要性。陈独秀还作了《中国时局和国际形势》的报告,马林作了关于国际形势与国际工人运动的报告,瞿秋白作了关于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各地区代表报告了本地区的工作情况。

大会讨论中就如何与国民党合作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陈独秀、马林赞成全体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并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以此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张国焘、蔡和森等强调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反对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经过两天的激烈争论,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同时规定了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以及关于劳动运动、农民问题、妇女运动和青年运动的决议案等11个文件。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是中央局,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1923年9月以后王荷波接替谭平山入中央局)五人组成。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任会计(1923年9月以后兼任秘书),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正式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但中共三大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提出工人阶级应当努力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问题。

永吉县委政法委

     

永吉政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