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结局;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请看这三点;有格局的人,习惯为别人喝彩.

发布于 2021-09-12 00:55

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心就能有多宽!
格局在岳飞那里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功名尘与土的壮烈;
格局在马致远那里却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孤旅;
格局在苏轼那里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的寂寞;
格局是一种眼界,是一种大情怀,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胸襟。
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一个人的格局越来越大,有三个迹象。

01

做事不怕慢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意思是做任何事,不怕速度慢,只怕止步不前。
人生这条路很长,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就停止了前进,势必会错过前方的风景。
真正厉害的人,看到的从不只是眼前的利益。
他们不会拘泥于眼前的半亩方塘,而是何时何地都不忘远方的星辰大海。
耐得住眼前的寂寞,才守得住未来的繁华。
把眼光放长,路才会更长;经得起岁月漫长,岁月才会还你圆满。

02

懂得向前看
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前看。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溺于过往,就注定到不了远方。
昨天的你是你,但那已经是过去,今天的你也是你,比昨天想得更多,懂得更多。
人常说:“格局二字,格是人格品性,局是气度胸襟。心胸越大,格局越大;格局越大,成就越大。”
深以为然。
心中有多少度量,就能撑得下多大的船;心中有怎样的格局,就能写出怎样的结局。

03

心中藏忧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思是,在安逸的环境里,也要保有危机意识。认真地思考未来,才能有备无患。
阿华和小玉是同一年参加工作的,一起进了国企后,两人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小玉很满意自己的铁饭碗,做完本职工作之后就在办公室里吹吹空调、玩玩手机,日子过得很是惬意。而阿华一进单位就报了会计培训课,利用一切闲暇的时间来学习。
周遭的同事常打趣她,女孩子朝九晚五的最稳定了,何必自讨苦吃瞎折腾呢?可阿华却说:“现在虽然是稳定,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有变数,多学点东西有个退路总是没错的。”
结果几年之后单位改制了,小玉被辞退了,而阿华因为考下了中级会计证成功调岗,反而升职了。
俗话说:“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因为过分的安逸会麻痹人的神经、消磨人的斗志。
一位作家说:“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过早地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不沉迷于安逸、居安思危,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更是一种非凡的格局。
因为它背后,是时刻保持着头脑清醒,和对未来的警醒。
欲成大器,先有格局。
而所谓格局,不过是眼中有尺、心中有量。
愿往后余生的每个日子里,你我都能把格局放宽,活出最好的模样!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何为格局?大抵有两个字就可以道尽其中深意。

“仙”之一字,人立于峰巅,瞭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

“俗”之一字,人委身于谷底,目之所及都是鸡毛蒜皮之事。

你是囿于脚下的一亩三分田,或是极目远眺,囊括千里之地;

你是蝇营狗苟,贪图的是眼前的小便宜,或是谋篇布局,追求长远利益。

格局如何,全凭你着眼之处。一个人格局有多大,就看这三点。

1

能吞得下委屈

柳传志曾经对接班人杨元庆说过: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就越多。”

而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和对待委屈的态度。

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就职典礼上,曼德拉邀请当年看守他的三名狱卒观礼。

他说,那段牢狱岁月使他学会控制情绪,也学会处理苦难带来的痛苦,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起立表达对这三名狱卒的敬意。

这项举动,令在场及全世界的人肃然起敬,不仅让虐待他多年的南非白人无地自容,更展现了曼德拉非凡的气度和格局。

小格局者,无法忍受半点委屈,更会为委屈所累,抑郁踌躇;

而格局大的人则不然,他们会一笑置之,会超然待之,更甚至会转化势能,在委屈中砥砺前行。

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珍馐,绝对能喂大你的格局。

否则事过境迁后,别人只会记得你爆发的情绪,却不记得原因,徒留给别人你容忍力不够的印象。

吞下了委屈,揉碎了委屈,新生出来的,是你的格局。

2

不摆架子,只讲价值

卢梭曾说: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谦虚谨慎的。

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和他的学历、财富、社会阶层并不直接相关,却和他的眼界、教养、格局有关。

大学士纪晓岚曾经去五台山游玩,走进庙里,方丈打量了他一番,见他仪态一般,便说:“坐”,又叫一声“茶”,意为以随便的茶水招待。

得知来的是京城客人,方丈恭敬站起,马上领纪晓岚入内厅,恭敬地说,“请坐”“敬茶”。

当再经过一番细谈,才得知来的是礼部尚书纪晓岚时,方丈神色黯然,谦卑地领纪晓岚入禅房,并尴尬地赔笑道:“请上座”“敬香茶”。

纪晓岚临走时,方丈拿出纸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辉禅院。

纪晓岚挥毫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好茶。”

方丈顿时羞愧不已。

人际交往有三种态度:俯视、仰视和平视。

  • 俯视者狂,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藐视了对方;

  • 仰望者弱,诚惶诚恐顶礼膜拜,藐视了自己;

  • 平视者和,不卑不亢,既尊重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


真正大格局的人,从不会强调身份感,也从不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他们能接纳和包容人与人的不同,懂得尊重他人,从不将自己局限在身份里,从不摆架子,便不会被束缚。

人这一生,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

见了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

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

所以,别被自己的所思所想局限,不要瞧不起任何人。

格局越大的人,越是大智若愚,也越懂得虚怀若谷。

3

开始学会承担

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任的精神之后。”

因为有了责任心,就有了担当。责任会放大我们做人做事的格局。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眼界宽阔,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在乎的是更长远的目标。

而枉顾责任的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往往会失了信誉,丢了格局。

有担当,就是能扛事儿。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所以,一个人能不能扛事儿,是不是有担当,往往要看困难的时候。

在家庭中,在单位里,能扛事儿的人从来不逃避,他们碰到任何事情都会当做机遇,稳稳当当把各种难题处理好。

遇事就溜的人,不过是把每一件事情都看作一份不得不做的工作。

眼界孰高孰低,一看便知。

敢于承担不仅是指敢于承担重任,也意味着敢于承担失败、挫折,以及批评、指责。

真正的强者,敢于接受输,不推诿,不找借口,不临阵脱逃,输了又怎样,下次我们再赢回来。

梁启超曾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人活一辈子,若没有值得自己去照顾的人、去摆平的事,那有什么意思?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担多大的责任。

遇事不怕事,遇事敢承担,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学会欣赏别人,别人才会欣赏你。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善意的赞许。

前几天,朋友小艾发了条朋友圈,晒自己周末和男友去踏青的照片,还放上男友送她的口红。图里的她眉飞色舞,笑脸盈盈。

评论区清一色的好评,有人夸她“气色好”,也有人称赞“郎才女貌”。可过了一会儿,一位朋友却评论道:“原来你男朋友个子这么矮啊,就送一个口红这也太拿不出手了吧。”

这句话在一众评论里,显得十分扎眼。

再去看,小艾已经默默删掉了那条朋友圈,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后来私下跟小艾提起这事,她摊摊手,表示已经习惯了。这位所谓的朋友,说话素来刻薄。也正因此,大家都和她保持着距离。

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嘲讽别人的幸福,只会显出自己的浅薄。逞一时口舌之快来寻求内心平衡,损人又不利己;一味讽刺别人却断了自己后路,终究得不偿失。

那些恶言恶语,犹如一把尖刀,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进自己心里。真正有格局的人,深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习惯为别人喝彩。唯有如此,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活得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自私狭隘的人,总是过分挑剔。一个人看到的东西,就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名家画廊 | 卡米耶·毕沙罗

妹妹大学毕业后,因为囊中羞涩,选择和同事合租。刚住进去时,她总跟我抱怨同事有多奇葩,要么做完饭满地狼藉,要么洗完澡很少收拾。可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公司,低头不见抬头见,又不好意思撕破脸。

有一次听她说完后,我反问她:“难道这个同事什么优点都没有吗?”

妹妹想了下跟我说:“其实她还是蛮厉害的,上周烧水时突然跳闸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多亏她及时报修。”

过了会,她又说道:“还有一次,我忘了带钥匙,她特意从公司给我送过来。”

同一个人,用不同的眼光去看,瞬间就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身边的人吹毛求疵。可如果一味盯着别人的缺点,生活自然一地鸡毛。只有看到对方的优点,才能舒服相处

朋友间如此,爱人间亦如此。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看到别人的好。赞其长,避其短,是最容易赢得人心的方式。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都能放下偏见,学会由衷地赞美别人。

名家画廊 | 卡米耶·毕沙罗

与人善言,暖如骄阳;伤人之言,如芒刺背。

说一句话,不过一两分钟的事,却会在很多年后仍旧影响着对方。

微博上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说自己高三时压力大到一度崩溃。没想到,竟有一位老师夸自己“很有潜力”。几十年过去了,她依然记得那个老师。

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说:“矫正牙齿前被别人说不要张嘴笑,导致现在还不敢在别人面前笑。”

留下嘴德,是一种高级的善良;把握分寸,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性上的最深企图之一,就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学会欣赏别人,别人才会欣赏你。夸人,不需要多么高超的说话技巧。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真心实意,以诚相待,才是最基本的准则。

感谢您的阅读,请给我们个鼓励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